山体滑坡、矿难瞒报、塑化剂、速生鸡……一起起牵动老百姓“神经”的热点事件,事故责任追究渐无音讯,事件调查雾里看花。在网络资讯发达的今天,对于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多数地方选择“迅速表态”,然而这“迅速”的后面,却是“热回应、冷调查”成套路。(1月21日《新闻晨报》)
热回应、冷调查损伤公权力,但对于一些地方官员而言,却是“应急处理”的法宝和偏方——热回应,不过是一种高调姿态,能向上级交代、敷衍媒体则已,民众只是安抚的对象。热点事件的背后,往往与违法乱纪或渎职失职有关联,假如热回应、热调查,一些官员恐怕是“自找难看”,甚至影响仕途,堪称“自掘坟墓”。
所以,一个地方每逢遇到突发事件、热点事件,基本的套路就是,在热回应的背后,是轻描淡写,是左顾而言他,目的就是把“热点”事件拖延成“温和”,以至于“冷却”,让公众将其淡忘。
热回应冷调查成为地方应对热点事件的套路,原因固然多多,比如“封闭运作”。当下,官方处置一些公共事件,最终的调查结果、处理情况,似乎还没有形成自觉“告知”公众的习惯与义务。再如,问责制度不够完善,个别地方甚至形同虚设。
不能否认,上述理由的确存在,但根本的原因,笔者认为是民众力量式微,民众“无权”——民众只是旁观者,被动接受者,而非参与者。一些热点事件如何调查、如何处置,民众不仅缺乏有效的路径过问,更没有条件“干涉”,民意民情动辄被摒弃。
当民众成“屁民”,当民众说话是“屁话”,那么,舆论的呼声与关注,也只能顶个“屁用”。反过来说,假如民众力量壮大,当地方官员敢滥用权力,欺上瞒下,将热点事件“冷处理”,甚至不了了之,民众就有权问责,甚至摘掉其“乌纱帽”,那么,“热回应冷调查”这种低劣的官场糊弄术哪还能有市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