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围绕80后副市长董海涛的升迁,网上出现大量质疑的声音。昨日,有媒体援引丹东日报去年7月份的公告,其中显示遴选笔试成绩董海涛与另一人并列倒数第一。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人民日报发表“求证”文章,认为其个人条件符合标准,选拔程序合规,另外,对于备受关注的董本人的关系背景,该报道亦回应称,无证据表明官员亲属对其升迁施加影响。
自去年10月份上任以来,这位辽宁省东港市副市长就被贴上多种标签,“80后”,美女,围观者联系过去部分官员升迁的经典桥段,结合这些标签,难免造就各种灰色想象。而此后的爆料无疑暗合了这种想象,学历问题,亲属关系等,在此期间,民众的质疑紧追不舍,但客观地说,丹东方面的回应较为及时,无论是从其升迁的政策依据,还是对关系升迁的澄清,都可谓有理有据。
直到媒体爆出董海涛遴选笔试成绩与另一人并列倒数第一,丹东再次陷入舆论漩涡。此前,在回应有关80后副市长质疑时,丹东市委组织部长说,董海涛笔试成绩“在报名的非党人员中排第三”。遴选笔试成绩倒数第一加剧了舆论的质疑,如果说此前舆论的批评多有几分想入非非,那么现在则难免变得理直气壮。围观者难免生出疑问:这位美女副市长升迁过程中的诸多怪象,难道真的仅仅是巧合?
新华社在其评论中针锋相对地指出,“选拔信息不公开或选择性公开,正是招致非议的重要原因。”于这样的节点,不仅董海涛本人,整个丹东方面都面临新的考验,若要证明自身是清白的,势必要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论证。然而,联系到此前出现的一系列巧合,如果要让民众信服其解释,恐怕并非易事。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人民日报的“求证”文章针对舆论质疑所作的报道,在很多围观者看来,它无疑成了新的巧合。通过媒体澄清事实的确能提升结论的权威性,但它也经常带来负面效应,包括可能留下为当事方背书的印象。报道官方的声音是媒体的职责,但要警惕有闻必录,尤其不能轻易以看似客观的结论来回应围观者的推断,即便事实非围观者所想象的那样,但让舆论保留一定的模糊地带,给予足够的缓冲时间,恰是澄清事实和避免成见所必要的。
类似对董海涛升迁这样的质疑在当下中国并非孤例,公务员系统人才结构吐故纳新是正常现象,值得尝试和鼓励,然而,在创新尚未有完善的制度做支撑,而潜规则如影随形的青黄不接时期,任何剑走偏锋的努力都应当慎之又慎。董海涛们或许是公务员系统中难得的新鲜血液,他们被寄予厚望的同时又难免遭受质疑,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其成长和升迁给出清楚的交代,显然是其年轻上位、美得合理的最有说服力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