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评论员佘宗明社评
毒胶囊、矿难瞒报、山体滑坡……对这些热点事件,很多地方往往“迅速表态”。不过新华社日前指出,在部分热点事件处理中,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热回应冷调查”成了有些地方应对危机的套路。(1月21日新华社)
公共事件发生后,只见“第一时间”回应,不见下文;只有粗线条的表态,真相却在隐身,问责也音讯渐无……虎头蛇尾的应对,对某些地方而言,已成应付舆论、大事化小的法宝。
在丑闻等曝光后,能及时表态,较之于“捂盖子”,更能抚慰民心。但回应,只是危机处置链条上的起端。在热点事件的应对步骤中,真相调查、同步通报、责任追究、反思整改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不少丑闻,其调查之所以会沦为“半拉子工程”,与调查难度无关。“取证需要时间”是没错,可这不等于真相应被锁进“时间的抽屉”。究其原因,是有些人把拖延当偏方。许多热点,尽管一时被推上风口浪尖,备受舆论关注,可没过多久,其新闻热度降低,也就淡出了公众视野。而官员“将严厉追责”的表态,也会消解人们的情绪积蓄,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
客观而言,在资讯海量的信息环境中,热点的转瞬即逝,舆论聚焦点也会被分散。在此语境下,负面新闻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新闻动辄“断头”,监督也容易缺席。基于此,有些地方才会把“迅速表态”当权宜之计,等风头一过,就将追责承诺一笔勾销。
时间或许会冲淡记忆,但未被兑现的承诺,也会让不满在人心淤积。政府面对丑闻时,若不是真诚应对,而是敷衍,那危机源头就无法拔掉。企图逃避责任,问责有名无实,相当于对公众的二次伤害。空摆严厉问责的pose,也易激起舆论反弹。在来回折腾中,耗损的是政府公信力。
“热回应”转移了公众注意力,“冷调查”或能实现利益共同体的苟全。只不过,监督不会“永远地退场”,舆论倒逼和常态化制衡一旦“联袂”,只会让“蒙混过关”的算盘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