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没等黄浦江死猪之谜完全解开,连日来又曝出两条与水有关的消息。一条是四川眉山市彭山县南河河道发现上千只被抛弃的死鸭,另一条则是上海苏州河古北路桥河段出现大面积黑水。
对于死鸭问题,彭山县宣传部相关人员称,经初步认定,死鸭未对当地人畜饮水造成危害,有关部门已对全县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进行排查,死鸭来源正在调查中。而上海水务部门回应道,黑水只是雨天泵站内积聚的雨污正常排江所致,通常几个小时便散去,不会影响河水水质。两项回应,与死猪事件水质数据正常的说法无本质区别。
水质正常、无危害、不影响水质,都是让民众放心,就算有死物漂浮、河面污浊,你们喝下去的水仍是安全的,大家不必恐慌多虑。问题是,一张张图片、一个个视频,肉眼可睹肮脏,随之而来的不适感,会不会随着一句水质安全而消失呢?
以具体领域专业科学为基础,现代社会制定了很多标准。标准既与工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检测效率相关,也与社会复杂程度、检测技术的科学化、专业化相关。换句话说,生活的丰富、物品的多样、人居环境的变化,让检测变得必要;技术能力的提高,标准的拟制,让检测可以实现。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习惯于用各类标准评估人类衣食住行使用或接触的物品的安全。的确,通过检测,可以捕捉到人的肉眼、嗅觉、触觉、听觉无法查知的危险。渐渐地,我们相信并依赖这套系统。然而,几项与水体有关的事件提出的问题在于,一旦监测结果表明水质从科学层面而言未受影响,人们是不是就应当接受看得见的、令人不适的环境现状?
可以看到,在空气质量PM2.5标准公布之前,国内城市已经频频遭遇灰霾天气。很多人从个人体验的角度出发,表达着对空气质量的忧虑。而彼时的检测标准则指向了与个人感受相反的一面。当然,这个例子并不能用来作水质监测的反例,但它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警示,即标准可能的局限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用标准概括一切。
也许有人会反驳,一般性感受太过主观,用感受“测”水质是不科学的。可反过来看,人的需求是不是止步于水质监测正常?举例而言,吃饭吃到一只死苍蝇,它不影响健康,但站在人的角度,你不能说它是可以容忍的。同理,如果单纯用科学监测去打量江中死物,这本身就是把人对生存质量的要求降低了。
从饥寒贫困中一路走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民众的需求变得多元,从物质需求不断向精神层面的权利、文化需求延伸。与此同时,国家治理也在不断调整步伐,无论是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还是提出生活质量全面提升,以人为本,把全面满足人的多元、丰富、广泛的需要作为国家发展的方向。然而,具体到死猪、死鸭、黑水,在安不安全,与可不可以接受之间,客观地说,眼前的治理还停留在一个相对低等的安全阶段。
在生命、安全问题上,我们曾向前迈出过一大步。面对紧急的、临时的、明显危及生命健康的事件,任何一级政府都很难掉以轻心。可一些事件暴露的不适、难堪,依然反映治理中的问题,牵扯着民众敏感的神经。“人”在一切技术和标准之上,以此为镜,我们的治理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