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穆迪宣布首次授予海通国际(665.HK)Baa2长期发行人评级(投资级别)和P-2的短期发行人评级,评级展望稳定。首次信用评级为在港中资金融机构最高级别,海通国际成为唯一一家获穆迪给予独立评级的中国券商在港子公司,这对海通未来降低融资成本具有积极作用。
穆迪同时表示,在海通国际进一步改善资金流动性,维持利润稳定性和风险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有望进一步提升评级水平。
事实上,这已不是海通国际首次获得国际机构投资级别评级。早在2014年,海通国际就成为首家获标准普尔给予BBB长期信贷评级的在港中资券商。 同时,国际投行如汇丰、花旗、美银美林亦纷纷对海通国际给出“买入”评级。
在今年券商的分类评级新规中,监管层将“境外子公司收入占比”纳入新增加分项当中。海通国际作为海通证券主要国际化业务平台,为母公司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争光不少”。
海通国际获此殊荣,是否实至名归,还需一探其业绩表现,以观其详。
市场地位领先
花旗银行在今年6月发布的海通国际研究报告中称,看好海通国际领先的行业地位、强大的机构客户基础、及多元化的业务结构,认为这是海通国际领先香港市场竞争对手的三大关键要素。
海通国际近期发布的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海通国际实现收入29.4亿港元,纯利10.4亿港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0%及28%。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较去年同期大增33%,派息比率约50%,行业领先。
有赖于强大的客户基础及产品服务的扩张,海通国际在香港金融领域的市场份额连续六年稳步增长。作为 A 组券商之一(A 组券商:指市场份额前14名的券商),海通国际不仅是在港中资券商中的佼佼者,其竞争实力已位列顶尖券商,与国际券商及投行比肩。
业务结构多元
除了传统的经纪业务,海通国际近年来不断完善业务线,实现多项业务齐头并进,已建立起包括IPO发行、债券发行、固定收益等全投行业务,拥有多元化的收入来源。
从业绩上看,大投行业务各项指标名列前茅。2017年上半年海通国际于香港发行8个IPO项目,彭博数据显示,以IPO项目发行宗数计算,海通国际在香港所有投行中名列第二。 债券融资方面,上半年海通国际共完成53个债券发行项目,在亚洲(除日本外)高收益美元债券发行市场中,海通国际在全球金融机构中,融资金额和发行数量均排名第一。
大交易业务成功转型,港股交易规模达到去年同期的两倍,经纪业务市场份额达到 2.58%,成为港交所A组14家大型投行中唯一一家中资券商。
大资管业务规模不断提升,资产管理规模首次突破 600 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40%。海通国际在上半年共推出了9个新基金产品,所管理的基金中,2只于理柏(Lipper)排名第一,1只排名第二。
海通国际不仅巩固传统业务,更在金融新科技等领域寻求新突破,为机构客户提供自主研发的全新程序交易服务,为零售客户打造移动互联网交易和财富管理平台。
“2017年是海通国际进入香港市场10周年,公司未来将继续发力,完善“大投行”、“大交易”和“大资管”三大布局。” 海通国际副主席及行政总裁林涌博士表示。
金融市场覆盖全球
“立足亚太、辐射欧美”的国际化布局是海通证券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而海通国际作为海通证券的重要海外业务,花旗银行亦指出,海通国际于海外市场的活跃度显著高于同类竞争者。
近年来,海通国际通过对吉亚公司及海通印度的收购,网点覆盖中国香港、中国内地、新加坡、日本、印度、英国及美国,形成了主要环球金融市场的全覆盖,极大地发挥了连接中国与海外资本市场的桥梁作用。
入港十年,海通国际不断推动业务国际化,加大国际市场布局,逐渐确立了香港市场的领导地位,不断拓宽海通证券海外版图。
值得一提的是,海通国际今年还被《亚洲金融》评为香港地区━中国金融机构“最佳投行”、“最佳券商”、“最佳股权融资机构”及“最佳债权融资机构”,成为过去20年来首家一举囊括投行类别四大奖项的中资金融机构。
海通国际副主席及行政总裁林涌博士表示:“就全球宏观环境而言,经济复苏和增长仍为主旋律,中国经济上半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预计下半年仍将稳中向好。海通国际将继续发力,在保持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专注内生型增长。同时,持续强化和完善中后台建设,推进金融科技的实际应用,加强中后台人才的培训与储备。”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