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日,第2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我们不得不以复杂的心态写下这个日期。一方面,作为世界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在世界各国的医疗合作下,艾滋病已经不再是一种蔓延的疫情,免费检测、抗病毒治疗正在成为许多国家的自觉举动。如我国,就正在研究将艾滋病纳入医保。另一方面,我国艾滋病的感染人数仍在持续上升,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9万余例。而统计分析显示:我国尚有数十万感染者未被发现,他们是艾滋病的潜伏患者。
那些未被发现的感染者,是必须提请社会高度关注的群体,因为其可能隐藏的艾滋病正经历可怕的“体外循环”,是一个个被忽视的传染源。而更需提请关注的,还是他们选择“一个人承担病毒”的缘由。这里面固然有着部分被感染者的不知情,待病毒发作,他们才真相大白。但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在于:对艾滋病患者习惯性的冷漠与恐惧,作为一种现实存在且相互感染的公共态度,让艾滋病人自动选择了与社会隔离开来。
冷漠代表着歧视,也隐喻着一种道德的指向:在公众的认知中,艾滋病往往与生活不检相关联,它们就是肮脏、混乱、糜烂生活的代名词,被贴上了深度贬义的道德标签。如此之下,本身就对艾滋病防治缺乏科学知识的公众尤生恐惧,剩下的人,也似乎为自己避而远之找到了貌似正当的理由与借口———社会孤立,学校、就业单位对艾滋病患者悄然关上了大门,在一些社会化的语境中,艾滋病患者正在成为被刻意遗忘的一群人。
给艾滋病附加上太多的道德含义,只能让它的防治陷入相对的困境之中。一些患者不敢去医治,衍生绝望感,迟滞了艾滋病的防治,让艾滋病毒的传播处于失控的状态;一些艾滋病毒感染者因此产生报复心理,与暴力、色情等等不法行为继续纠葛不清,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更大的危害在于:数据的缺失和疫病形势的失真,很有可能误导公共决策,让它难以完全客观和真实。对于整体性的艾滋病防治而言,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遗憾与风险。
不得不承认,即便到今天,艾滋病还是世界上无法治愈的疾病之一,不过,它并非某种道德败坏的副生品。长达30年的世界艾滋病防治经验告诉我们,艾滋病更多是与贫困伴生,极端贫困的地区往往艾滋病高发。从这个角度而言,较之艾滋病,整个社会与公众心态真正需要的,不是歧视与抛弃,而更在于思考与改变这些:如何在社会的发展中,去消弭艾滋病的发病土壤?如何构建起公共的、现代的医疗体系,去切实预防、减少艾滋病的染患几率?如何营造出科学的、健康的社会氛围,去为艾滋病患者心理解压,助力他们走出心理阴霾?
显然,将艾滋病从犯罪感和耻辱感的隐喻中剥离出来,意义非同寻常。历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同样表示出类似诉求:剥离艾滋病的道德隐喻仍是其防治之重,这一点应被全社会所关注。
来源 > 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