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并不在业内人士意料之外,但当真的传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的消息时,整个光伏行业还是感受到了强烈的震动,因为尚德及其创始人身上的光环过于炫目。
施正荣2001年在无锡创立尚德,2005年尚德电力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次年施正荣以23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富。作为尚德电力公司旗下资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无锡尚德集中了尚德电力公司95%以上的产能,是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员工规模超过了5万人。更重要的是,施正荣和尚德的成功带动了中国一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尚德的明星效应激励着中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四处开花。
尚德的成功离不开创始人的雄心勃勃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于全球市场出现西方国家贸易政策调整这个不可预测的变量,引导尚德成功的两大法宝,转而成了“催命符”。
当年随着尚德的成功,中国光伏产业一哄而上,造就了表面的繁荣,但产能过剩已经预示危机迫在眉睫。然而就在这样显而易见的危机面前,尚德却走了一条逆势增产的道路。甚至当人们纷纷预测中国光伏的冬天即将到来的时候,施正荣仍然坚称,“我看不出来目前产能哪里过剩”。撑起这份自信的,当然首先缘于其个人性格和对市场形势的判断,同时也由于他过于迷信背后的支持者。
光伏行业内有一句流行语,“在过去的10年里,哪个行业足以与改变了世界的互联网业相媲美,一定是光伏;哪个产业受到中国地方政府的追捧和眷顾超过房地产,那一定还是光伏。”前一句话尚需证实,后一句话则千真万确。作为尚德的诞生地,无锡视尚德为城市名片,对其扶持可谓不遗余力,地方政府对政绩和GDP的渴望与企业家冒险一搏的心态正好形成了合流。
不顾客观形势不讲经济规律,以把企业规模做大为能事,这并非尚德一家为然。在企业界许多人士心里,只要企业规模做大了,就不愁从银行拿不到钱,也不怕政府不支持,更不必担心政府会在危难关头袖手旁观。因此,即使面临人所共知的困难,他们也敢于不惜成本、不顾风险、想尽一切办法搞钱扩大产能。“大了,就死不了”,这种赌博心理已经使不少明星企业和财富英雄陨落,需要认真检讨,但在企业家背后鼓励企业盲目扩张的推手是否也应着实反思呢?
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产业,拔苗助长式“扶持”只会收到暂时的效果,却可能留下致命的隐患。面对太多尚德式悲剧,该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