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魏英杰
既然是“火箭提拔”,就该经得起任何质疑。对于公众关心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做出正面回应。否则,可能害了一个“好干部”。
近日,湖南湘潭县副县长徐韬成了网上热议的话题。这位1985年出生的副县长,工作5年历经9个岗位,一年半之内就完成了从正科级到副处级的晋升,其间还在大学攻读全日制研究生。
这几年,“火箭提拔”并遭到公众质疑的年轻官员,并不鲜见。比如,被称作“史上最年轻县长”的闫宁、“最年轻市长”周森锋。对于这些官员,许多人猜测,年纪轻轻就青云直上,肯定有后台。这一次,同样有网友爆料,徐韬的父亲曾是湘潭雨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母亲为区检察院副检察长。这就更让一些人对猜测深信不疑。
父母是官员,儿子当官就一定有猫腻?从正科晋升到副处,别人需要3年,徐副县长只用了一年半,就一定有问题?如果没有查实,就做此判断显然是一种“有罪推定”。但是,许多人考虑问题往往是从经验出发,而“裙带关系”“权力寻租”等问题在现实中广泛存在,相关质疑固然并非定论,却颇符合公众对公权力的想象。
一些年轻官员引起公众关注,还不只在于年龄,更在于提拔过程不够公开透明,未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比如,徐韬报名参加郴州市的公选,笔试面试后为何被湘潭录用?郴州的考试成绩拿到湘潭还作数吗?徐韬又是否参加了湘潭的考试?对此,相关部门并没有给公众一个合理解释,也就难怪公众“合理想象”了。更何况,在提名公选过程中,公众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表达意愿。那么,在结果揭晓后,公众有疑问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既然是“火箭提拔”,就该经得起任何质疑。对于公众关心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做出正面回应。遗憾的是,对于徐韬的提拔晋升,湘潭市组织部门只是简单的一句,“都是合规的,其他没什么好回应”,此后再无解释。这样的答复非但不能令人信服,反倒可能激起更多猜测。就算徐韬的晋升不存在任何猫腻,这样的回应也不是在保护他,反倒可能害了一个“好干部”。
选拔任用官员,年龄不是问题,问题在于被提拔者是否才堪重任,选拔过程又是否合乎制度规范。要确保上述两点,公众监督不可或缺。而公众监督不仅体现在走“正常途径”的意见建议,也表现在网络上的质疑猜测。这何尝不是一种民意体现?相关部门倘若重视公众监督,就不能不正视各种质疑,并正面给予回应。这也是确保新官获得民众信任、支持并顺利开展工作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