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到底是不是过度商业化了?这个“度”是个模糊概念,不容易用数值来衡量。于是,就出现了游客说商业化气息重了,管理者认为是“其实是个误读”的舌战。到底理在何处?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2013年1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中国三大著名景区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和黑龙江五大连池黄牌警告,督促三者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等方面整改。(1月13日《北京日报》)这个警告虽非涉及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但咱们景区的保护工作做得好不好,最后得由国际组织来给予一个评价,不免令人唏嘘。
目前暂无更好的评定办法,那姑且由外来的医生帮我们把脉吧。丽江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这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来视查过。从媒体的报道来看,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初次造访丽江古城。他的评价是,“之前我所听到的丽江古城是个商业气息比较浓的地方,但是亲身到访之后才发现,古城管理者在古城中设立了很多特色保护门店,这使得商业和传统文化保护共同发展。”(2012年8月16日《云南信息报》)这个评价不差,也有一定的说服力。只是,一个人的评价,代表不了其他游客的观感。“丽江古城内街道两旁的纳西族人居住的院落,要么改成了热闹的店铺、餐馆,要么改成了小资气息浓厚的客栈,或喧闹的酒吧。”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丽江古城暂未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过度商业开发的批评,但3月11日的这场大伙,以及古城自身的商业化倾向,是否会在不远的将来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呢?这不是危言耸听,作为古城的管理者,实在是要有危机感,早作筹划,在古城保护上多下些功夫,不可等收到了黄牌再来整改。不然,届时整改的成本大矣。
丽江古城的现状与人们心目中形象的差距,也难用“误读”以蔽之。正如和良辉所言,游客不了解丽江古城的历史。可恰是因为人们不了解,才想去那里一探究竟;更何况,在旅游宣传推介中丽江极力地吆喝古纳西王国的古朴,这才吸引了游客纷纷前往。可当游客到了丽江古城,才发现并不如宣传和想象的那样,现场扑面而来的是现代化的商业氛围,不免让人失望。现在管理者仍坚持用“误读”历史来为商业化开脱,又能给游客留多少念想呢?如此一来,还会吸引下一批,下下一批的游客吗?一味地为过度商业化开脱,并不是明智的做法。
文化古迹不只是景点,那是文化的传承。我们与其投巨资模仿国外的知名小镇或建筑,不如花些钱,给古城或其他名胜古迹以更大的保护空间。譬如限定游客人数,商业服务区与古城保护区分离等。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古老的文化遗迹,那才是对历史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