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媒体人肩负的责任之重,压力之大,为外行人所不知。如何帮助新闻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准,学习应对职业压力的各种技巧和方法,拓宽舒缓压力的方式和渠道,不仅媒体人自身需高度关注,也是媒体管理者,媒体研究者的职责所在。《中国记者》2012年连续刊发了12篇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雯文撰写的《心理咨询师手记》,本期继续刊发读者来论。本文作者毕业于和心理学相近的社会学专业,又在新闻单位工作13年,在应对职业压力方面有切身体会和应对之策。同时,也欢迎新闻学界和业界人士继续来稿交流探讨。
文/林 海
认清现实:
走出心理“亚健康”的起点
2000年6月社会学硕士毕业后,我来到浙江一家地市级媒体工作。之前其实对新闻单位没有什么具体印象,甚至都没到新闻单位实习过;当时只是觉得自己文字功底还可以,在读书时也有几篇文章公开发表,于是找工作时就斗胆找到了新闻单位。没想到,刚工作一个月后就感到了工作上的压力,记得自己有一次曾跟同事说:“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岗位上能坚持多久?”如今,10多年过去了,我还在新闻单位的一线工作着,业务日趋熟练,并且有了一些小小的成绩。
后来,我留心了“压力感”这件事,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多数职场新人是在工作一个月后感到工作压力的。此后,随着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的不断熟悉,“压力感”会变化:适应得好,“压力感”会逐渐减轻;反之,“压力感”会逐渐加重。也许这个现象可以为在新闻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同仁提供一点参考。
关于“压力感”的来源,我以为新闻行业最主要的一个压力源来自绩效考核方面:每个月都有量化的“工分”考核,有业务排名,有末位淘汰,还有重点稿考核,好策划考核,错别字处罚……各种名目繁多的考核手段往往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我绝不是想全盘否定量化考核制度,但必须指出所有的量化考核共有的一个致命缺陷——对人的潜力、创造力无法进行量化。新闻行业还有一个重要的压力源是来自新闻事件: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突如其来的采访任务,截稿时间的挤压……都会给新闻工作者带来压力。
在各种压力的刺激下,媒体人自身内在的一些性格缺陷、人格弱点会进一步显露出来,成为一种心理上的负担:紧张、焦虑、不安、压抑、恐惧等各种情绪会随之而来;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形成心理障碍(如失眠、抑郁等),严重影响媒体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此时,了解自己的性格缺陷、人格弱点,了解自己的压力应对模式有什么特点,就成为当务之急。在缺少足够的心理健康知识情况下,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