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这是我省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对我省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
我省具有建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独特条件,历史遗产、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四类资源丰度排名全国前五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我省文化资源个性特征鲜明,类型多样。古文化遗址、石窟寺、长城及古城遗址星罗棋布,古文化遗址7000多处,古文化类型近10个,其中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闻名中外。全省现存各类石窟寺337座,被誉为“石窟艺术之乡”。敦煌是世界文化宝藏,敦煌学是甘肃文化辉煌和世界文明交流的标志,丝绸之路旅游线被国家确定为向全球推介的十二条中国旅游精品线路之首。现存明代长城里程居全国之首。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嘉峪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花儿”被列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物遗产代表作之一。
标志性事件和文物众多,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厚重。全省出土汉简6万多枚,占全国出土总数的82%,是见证国家统一的重要原始材料。全省目前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6895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座、历史文化名镇7座。全省馆藏文物近43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40件,珍贵文物11万多件。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遗存丰厚。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等三个少数民族文化,为甘肃所独具。
红色文化广泛富集,现代文化发展势头强劲。全省共有重大革命文物遗址300多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个。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华池南梁建立的第一个陕甘边苏维埃政府、被誉为红军长征“加油站”的哈达铺、三军胜利会师的会宁会师地等,都以其重大的历史意义而彪炳中国革命史册。甘肃还有较多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发行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享誉全球,成为中华民族舞剧的里程碑之一。
我省还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总体安排部署。其中“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大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统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要求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和政策依据。
二是国家对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甘肃要“努力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生态文明省”,国务院批复的《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对自然人文资源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为甘肃建设示范区提供了独特的政策优势。
三是我省文化建设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常抓不懈,先后出台了建设戏剧大省的意见、甘肃“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目前,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骨干文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文化投入持续加大,园区和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所有这些,都为示范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发展条件。
在深入了解、全面分析我省文化资源禀赋,多次研究和反复思考后,2012年,省委、省政府响亮地提出,在我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弘扬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甘肃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逢其时、顺其势。无论从丰厚的文化资源禀赋,还是从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性来看,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完全符合甘肃文化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充分体现。(记者赵万山实习生景积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