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洪旭朝 通讯员叶泳梅 浙江报道
10月9日《人民日报》第六版要闻报道了题为:浙江丽水莲都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厚植水文化 依水兴旅游 的文章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点赞和肯定。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从“抓治水就是抓发展、抓治水就是抓民生”的高度,认识和推进治水工作,并以治水为突破口,创新“治水+”发展模式,培育经济新业态,探索走出了一条治污水带动转型、助力增收的良性互动绿色发展之路。

一、治水+生态养殖,促传统畜牧向美丽畜牧转型。一是铁腕治污,全面推进畜禽污染整治。该区是传统养殖大区,畜禽产业规模居全市首位。畜禽污染治理事关治水成败,事关百姓福祉。为了坚守生态底线,坚持禁养区内一律关停、限养区未经审批一律关停、直排漏排整治不到位的一律关停“三个一律”要求,采取“关停退养一批、整治提升一批、移栏出村一批、入股代养一批”模式,对城乡集镇、村庄、休闲旅游点、河流、水库等各类水域边的生猪养殖场(户)进行全面整治。目前,该区共完成生猪养殖户整治790户(其中关停退养678户,整治提升112户),整治散养生猪2.6万头,62家5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全部纳入在线监控。二是养猪上楼,创新发展生态循环养殖。积极探索新型养殖模式,采用非接触发酵床养殖模式,将传统单层猪舍改为生活、排放分离双层猪舍,生猪出栏时间缩短15天,饲养成本降低50~100元/头。生猪排泄物经发酵后,废水的COD、氨氮稳定在270和50以下(远低于380和70达标排放标准),垫料可制成有机肥,每千头猪每年额外增收6万元,实现无排放、无污染、无臭气、降成本的“三无一降”生态养殖。目前,已有17家规模养殖场采用该模式,占全区的2/3。三是水禽旱养,长效净化管护小微水体。针对农村鸭、鹅等水禽养殖成为水体持续污染源头的现实,该区全面排查小微水体1065处,需整治384处,其中97处劣V类水体被列为市级整治点位。根据水禽养殖特点,创新养殖模式,用钢筋或竹木搭建棚架网床,建成离地分层式漏粪床、运动床以及循环游泳池等,变放养为圈养,实现养殖零污染。“水禽旱养”模式与传统地面模式相比,全期产蛋量提高4.8%,每羽蛋鸭每年增加纯利润30元左右。目前,该区所有小微水体均实现“治、管、保”,97个市级小微水体整治点位全部达标,并于10月12日通过省级剿劣验收销号。
二、治水+精品农业,促低效农业向高端农业升级。一是源头管控污染,创建清洁田园。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沃土培育等工程,建立高污染农药报批制、用途用量登记制,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新型肥料及有机肥替代技术,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协调并进,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今年以来,该区已建立5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点,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3.4万亩,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技术7.2万亩,累计化肥减量203吨、农药减量0.29吨,提前完成今年0.2吨的农药减量任务。二是传承自然农法,保障舌尖安全。遵循自然农法,倡导不使用化肥、农药,充分发挥治水后水质优良优势,以传统农耕智慧,培育“安全、放心、原生态”精品农产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目前,该区创建高山生态精品农业基地9.87万亩,农产品每斤高于同期产品0.5~1元,农业产值达到5.6亿元;并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开设O2O体验店近200家,上海部分高端社区的农产品实现由该区直供。三是依托资源优势,凸显品牌价值。凭借治水后的“好山、好水、好空气”,大力培育新型特色农产品,涌现出润生苔藓、晓峰金鱼、轩德皇菊、处州蜂业等近90个农产品旅游地商品。比如,老竹镇丁公村晓锋金鱼场,凭借老竹溪高品质水源,成功繁育出丽水特有金鱼品种——钻石鳞兰寿,今年1-8月销售额达1687万元,成为全省唯一的中国金鱼种质资源基因库。截至目前,该区已有67家农业企业加入丽水生态农业协会,20个产品获得“丽水山耕”品牌使用授权,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累计实现营销额3.4亿元。
三、治水+文旅休闲,促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一是厚植水文化,让“生态实力”变身“经济吸引力”。全面落实最严格项目准入和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先后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70余个,累计关停涉水污染企业(作坊)327家,立案查处120起。从2014年至今,全区共投入31.47亿元完成77个治水项目建设,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全市第一。注重将治水与文化植入相结合,不断挖掘创新古堰文化、港埠文化、船帮文化、溪鱼文化等,如反映通济堰深厚历史的歌舞剧《通济堰魂》在全省展现影响力。良好的山水生态转变为经济的吸引力,今年以来共吸引了56批642名投资商前来考察,成功引进总投资135亿元的万洋低碳智造小镇项目,成为该区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二是依水发展民宿,让“山水农家”变身“创富平台”。全面实施“激浊扬清,碧水莲都”全民剿劣Ⅴ清淤大行动,213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完成终验,实现运维率100%;15个检测断面14个水质达Ⅱ类,全域乡级水质达Ⅱ类,区内全市唯一的劣Ⅴ类断面顺利通过省级销号。充分利用治水后“水清、岸绿、景美”资源条件,打造“近山亲水、多彩港头”“心灵港口、居游人家”等不同主题亲水特色民宿村20个。如,欢庭·下南山原生态度假村引入整治后的山溪水,与明代万历年间古建筑搭配,实现了文保单位的新生。目前,该区已建民宿417家,床位4963张,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15亿元,农民收入同比增长9.1%,总量全市第一;并成为首届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十个特推县之一。三是推广河权到户,让“流动资源”变身“活跃资产”。推行河权承包制,实行河道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河权到户到人,依河致富、以河养河,让农民享受治水福利,促进治水常态长效,真正实现河道治、保、管一体化。如,雅溪镇出让金竹段河道使用权,引进工商资本建成4.5公里漂流河道,仅一个夏天村集体经济就增收100万元。目前,全区已完成河权承包20条,共30.9公里。
  

![[编辑精选]昂贵珠宝抢](foticp/1-1204292133310-L.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