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字辈”家族惊艳世人之余,事情又演进至另一令人关注之处,那就是人们发现比“狡兔三房”更让人称奇的是“狡兔三户”,即一个人有多少房已不再神奇,神奇的是他有多少户口。
继郑州“房妹”牵出该市二七区原房管局长翟振锋一家拥有数十套房产,且一家四口每人都有两个户口之后,被指有20多套房的陕西神木县“房姐”龚爱爱亦被曝出持有北京、陕西、山西等地多个户口。此事未消,山西运城市纪委干部张彦又被曝出有两个分别落在北京和山西的户口。
壁垒森严、手续繁杂、审查严格的户籍制度之下,却屡现拥有多个户口的人士。他们是如何做到拥有多个户口的?陕西“房姐”一事已引起公安部的高度关切,公安部已决定成立工作组,协调指导事件调查督办工作,要求尽快查清情况,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据悉,针对一些地方户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公安部已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清理整顿工作,清理了一批违法违规办理的户口,注销了一批重复户口,并依法查处涉案民警100余人。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违法违规办理户口事件,公安机关将发现一起,依法依纪严肃查处一起。
必须要查一查、追一追的,否则户籍管理部门真不知如何来面对公众。不过在声色俱厉的关于专项清理整顿的表述之下,我们不禁想到的却是,杜绝“房氏家族”多户口现象的做法,必须是对现行户籍制度更进一步地强化并严格吗?现行户籍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已人尽皆知,因此查处一些违法违规现象,其结果不应成为对不合理制度的拱卫。应知道,诸多违法现象的出现,恰恰是由不合理的制度所导致。
现行户籍制度的不公,不只在于不同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权利沟壑,亦在于附着户籍之上的隐性福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课题报告称,目前与户籍挂钩的个人权利有20多项,涉及政治权利、就业权利、教育权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各个方面。《人民日报》也刊文指出,“户口福利”的客观存在,增加了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的风险。
权力运行的规律表明,有特权在,就必然会衍生各种对利益的钻营与据有。或许“狡兔三房”并不必然导致“狡兔三户”,但“狡兔三房”的现状,无疑正是一些特权者对户籍福利最大化利用的结果。
当户籍不公成为一种无法逾越的现状,也意味着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只能被动承受处于最不利者地位的命运。比如不少城市常住人口因种种原因无法落户,沦为“黑户”,连基本国民福利都无从谈起。于是目前被称为最严苛的户籍管理制度,在现实中展示出了它的“两面性”:严苛只是对普通民众的严苛,而在有些人那里却形成了一种可以利用的制度漏洞,也由此成为一种腐败源头。
“狡兔三户”现象,首先是权力的操纵与沦陷。这是在查处“房姐”们时,必须正视的潜规则。除此之外,它更是一次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倒逼。只有在一个开放而平等的社会,在一种祛除了附着于户籍之上大量隐性福利的制度设计之下,特权者才不再能够对户籍福利“念念不忘”。如果不公正的户籍制度反而借种种乱象进一步强化,那么这样的现状除了使户籍制度因其愈发严苛而附着更大的利益,并令普通民众进一步被排斥于公平的社会管理之外,并不能带来实质性改变。
当然,在我们社会中,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已久矣,反腐以及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呼声亦久矣,但似乎又总陷于推而不动的困局之中。究其原因,就在于任何一项改革都牵一发动全身,这使得任何一种单兵突进都难以取得成功。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因此,只有在政治体制改革这样一种“顶层设计”之下,统筹安排各项改革方略,齐头并进,方可在事关民生、民权的改革上,有所推进,有所改观。户籍制度改革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