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 、Kesi 或 Chinese silk 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苏州缂丝画也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这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
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
缂丝有其专用的织机缂丝机,这是一种简便的平纹木机。缂织时,先在织机上安装好经线,经线下衬画稿或书稿,织工透过经丝,用毛笔将画样的彩色图案描绘在经丝面上,然后再分别用长约十厘米、装有各种丝线的舟形小梭依花纹图案分块缂织。
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因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缂织彩纬的织工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缂丝织物的结构则遵循"细经粗纬"、"白经彩纬"、"直经曲纬"等原则。即:本色经细,彩色纬粗,以纬缂经,只显彩纬而不露经线等。由于彩纬充分覆盖于织物上部
,织后不会因纬线收缩而影响画面花纹的效果。缂丝其实并非真的用刀来雕刻,这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纬丝按照预先描绘的图案,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使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呈现一些断痕,类似刀刻的形象,这就是所谓"通经断纬"的织法。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旧时刻丝著录所说的" 通经断纬" ,即指此意。其成品的花纹,正反两面如一。
缂丝技艺在宋代以后不断发展,至清代缂丝业中心已移至苏州一带,所用彩色纬丝多达6000种颜色,采用缂丝法临摹的名人书画,工艺精湛、形象逼真。缂丝制品至今仍然被作为高级工艺品生产、收藏。
缂丝作品一般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缂丝作品大多是一种集体创作的作品,后人判断这类作品价值的高低只能看其作品本身的工艺和艺术价值;
其次是缂丝的创作往往很费功夫和时间,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几个月乃至一年以上,所以,一件缂丝作品的完成往往倾注著作者大量的心血;
再次,缂丝作品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许多缂丝作品既有平涂色块的平缂,也有构图造型的构缂、齐缂。缂丝作品一般立体感很强,加上缂丝作品的题材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故其艺术和观赏价值完全可以和名家书画分庭抗礼,甚至有所超越。
从缂丝作品在拍卖场上的迭创新高的表现看,未来缂丝作品再创佳绩是可以预期的。
考古发现
据日本学者藤井守一先生研究考证,中国的缂丝织物远在彩陶土器时期(公元前2500年左右)就已存在,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缂丝织物制作已很精良。(仅从史料词汇中探寻,没有实物无法证明,缂丝最早出现于何时尚待考证)。
中国新疆楼兰古城汉代遗址中曾出土"中西(域)混合风格"缂丝毛织品。
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又发现了缂丝毛织物,其制作极为精美。
二十世纪初,曾在亚洲进行过三次深入探险考古的英国文物大盗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年)所著的《新疆之地下宝库》中,推测缂的工艺由来已久,作为一种特殊工艺的缂丝最早来自西域少数民族的缂毛。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互通有无,"丝绸之路"上往返的丝织品中,主要有绢、绸、锦、缎、绫、罗、纱、绮、绒、缂等。
1973年,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的一件十分珍贵的缂
丝腰带,中国的考古学家考证是公元7世纪的舞俑腰带,就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缂丝起源于何时已很难考证,但从传世的实物来看,早在中国汉魏之间就有了。在蒙古出土的有汉代"山石树"丝织的残片,它的织造方法"通经断纬",与北京双塔出土的宋缂丝"紫汤荷花"完全一样。缂丝工艺发展到唐朝时期,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完善。当时的制作多为丝带等实用品。缂织技法一般以平缂为主,花地之间的交接处尚有明显的缝隙即"水路"。
此外,也有掼、构和搭梭等缂织法。唐代缂丝的纹样题材一般以简单的几何形花纹为主,色彩主要是平涂的块面,还没有使用晕色匹配,故色彩层次不够丰富,但有的已使用金线作地纹,增强了装饰效果。缂丝工艺也在这个时期随着谴唐使和各国的留学人士传播到世界各地。以至于今天我们还能在邻国日本看到百姓将缂丝作做为自己该国最为贵重的面料用来制作腰带、和服和日本僧人的袈裟。我们甚至还可以从"本缂丝"的织造中略看出汉唐时期中国巍巍大国的风范。隋唐以后,已经用缂丝制品作书画包首。
北宋时期
北宋的缂丝前承唐代,但花纹更为精细富丽,纹样结构既对称又富于变化,并创造了"结"的戗色技法。缂丝多用作书画包首或经卷封面,最为流行的是南北朝以来皇亲贵族常用缂丝为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的上乘作品做装裱,如《二王书录》。这些摹缂正如卞永誉所言的那样:"文倚装成,质素莹洁,设色秀丽,画界精工,烟云缥缈,绝似李思训。"
至北宋晚期,受皇帝的趣味和宫廷院画的影响,缂丝从实用和较单纯的装饰领域脱窠而出,转向层次较高的欣赏性艺术品的制作。在北宋与南宋的更替之时,随着政治中心和经济的转移,缂丝也由北方生产地定州,迁移到了南方苏杭一带,故有"北有定州,南有松江"。
宋代,缂丝最负盛名,无论包首、装裱,还是缂丝艺术品山水、花鸟、人物等,已达到相当水平。那时"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以宣和时制作最盛。"
南宋时期
南宋时,江南的缂丝生产也已有一定规模。缂丝作品大都摹缂名家书画,缂丝技艺也在各地的能工巧匠的攀比创新中灵活运用掼、构、结、搭棱、子母经、长短戗、包心戗和参和戗等多种技法,纬丝色彩不断增加,纬丝的松紧处理灵活。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缂织的《莲塘乳鸭图》(现藏上海博物馆),缂丝高手沈子蕃缂织的《梅鹊》、《清碧山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等作品,构图严谨,色泽和谐,人物、花鸟生动活泼,工丽巧绝,具有自成风韵的独特艺术风格。尤以朱氏的技法最佳,使得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宋徽宗赵佶对她极为推崇,在她的织品《碧桃蝶雀图》上亲笔题诗:"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可谓达到了中国古代缂丝艺术发展的第一次高峰。靖康以后,京城迁都临安(现杭州),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迁都,很多名工巧匠也被带到了南方,缂丝就在这个时期开始,在松江、苏州一带流行并得到发展,后基本集中于苏州陆慕、蠡口、光福一带,一直流传至今。沈子蕃、吴圻都是苏州(吴郡)这一时期的名工巧匠。自汉至隋唐,渐趋成熟。
元代
元代,缂丝艺术大量用于寺庙用品上和官员的官服上,并开始采用金彩,缂丝简练豪放,一反南宋细腻柔美之风,这对明清两代的缂丝艺术极有影响。又加之当时是信奉佛教的蒙古人统治中国,对金色的喜崇使织物内加金的作法成为风尚,且金彩又多盛行于与佛教有关的挂轴制作。如《纂组英华》记载元代缂丝作品释迦牟尼佛唐卡,其中释迦佛用十色金彩织出,异常精美。
明代
明代,朝廷力倡节俭,规定缂丝只许用作敕制和诰命,故缂丝产量甚少。明宫廷"御用监"下设"缂丝作",以管理缂丝的生产。但宣德朝后,随着国力的富强,禁令渐弛,织造日多,并重新摹缂名人书画,"南匠北来效技呈能,制作之精不亚宣和"。至明成化年,缂丝生产已再趋繁盛,作品主要产于苏州、南京和北京等地。缂丝艺术风格深受江南文人绘画的影响,多摹缂当时名家的画稿如缂丝艺人吴圻、朱良栋、王统等缂织沈周、唐寅、文征明等人的画稿即名噪一时,其中缂丝《瑶池献寿图》、缂丝《沈周蟠桃仙图》等佳作终为宫廷所收藏。
缂丝生产被皇室垄断,技艺的装饰意味就显得尤为浓厚了,创造出凤尾戗和双子母戗等新的技法,甚至在纬线中掺合了孔雀的翎毛等珍贵材质显示皇家风范。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服饰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刻,江南地区也出现了小型作坊之间的经济竞争,高档面料也在不段尝试新的方法,质地也越发的柔软,"明缂丝"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此时江南缂丝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时,
苏州齐门外陆慕镇已有一批艺人,从事缂丝织造。名工朱良栋缂制的《瑶池献寿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轮廓清晰,尤为冠绝。明代缂丝最大的特点,一是御用缂丝,进献朝廷,制作皇帝的龙袍。北京十三陵地下宫殿出土的皇帝龙袍就是一例。二是把写实与装饰相结合,内容有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等,以小幅册页为主,富有装饰性;尤其缂织人物,前所未有,可称得上一大创举。名家吴圻缂织的沈周《蟠桃仙》和《戏婴图》,人物开相全系缂织,形态生动,栩栩如生,呈现了缂丝艺术的独特风格。从明万历年间到了清朝的康乾时期,江南的丝织业被皇权牢牢的控制着,缂丝也成为了皇权的象征。明清的龙袍衮服、宫闱之内的日用品、官员等级象征的标志--官补,无不是缂丝中的上品佳作。缂丝在大清朝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出现了双面缂、毛缂丝和缂绣混合法(即融和了缂丝、刺绣、绘画等多种工艺)。
清代
清代,缂丝艺术品均采用缂、绘相结合,别具一格,创作出一批精巧工细的作品,如缂丝艺术品《三星图》、《八仙庆寿图》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代,采用诗文通篇缂于幅面的比比皆是,如《御制三星图》上截缂乾隆皇帝的"三星颂"和《岁朝图》,下截蓝色隶书乾隆御制岁朝诗,文字书法缂织精细,显示了名工巧匠的高超技艺。
时至晚清,随着国势衰弱,中国近代战乱不断,缂丝工业出现了濒临绝种的状态,缂丝粗劣之作充斥于市,即便宫廷所用之物也罕有精品。
解放后
解放后,在党的"保护、提高、发展"的方针指引下,缂丝枯木逢春。1954年成立了"苏州市文联刺绣生产小组"(苏州刺绣研究所前身),邀请了两位缂丝老艺人沈金水、王茂仙进行缂丝制作。1956年又在民间发展了一批缂丝人员,同时招收了一批青年学徒,当时共有二十多人,二十多台缂机。先后缂织了《玉兰黄鹂》、《牡丹双鸽》、《博古图》和《双鹅梅竹》(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等一批缂丝艺术品。20世纪60年代,缂丝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1962年苏州刺绣研究所缂丝艺人俞家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首次创新了一幅缂丝作品《天坛》,他以一张摄影作品为蓝本,在缂织时吸收了西洋画的特点,大量增加了色线,运用多种戗色技法。整幅作品轮廓精确、线条挺括,富有光感、质感、立体感,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效果。隔年,该所王金山等3人,应北京故宫博物院邀请,进故宫复制宋代的缂丝作品。王金山在故宫里整整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先后复制了南宋缂丝名家沈子蕃的《梅鹊》、《青碧山水》和缂丝名家朱克柔的《牡丹》、《蝴蝶山茶》等,复制作品真假难分,受到专家的高度赞扬。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日本商家大批量的向中国订购和服腰带和贵袈衣(日本和尚高档礼服性袈裟),缂丝行业迅猛发展,苏州、南通及杭州周遍地区缂丝厂家和作坊也逐渐成立。苏州先后建立了苏州缂丝厂、吴县东山缂丝厂,蠡口、黄桥、陆慕缂丝厂,称为五大缂丝龙头厂,共有六百余员工,缂机六百多台。除了生产缂丝艺术品之外,主要生产缂丝日用品--和服腰带。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工艺美术外贸出口任务猛增。和服、缂丝腰带由于受到日本客户的青睐,出口需求量逐年上升,各缂丝厂家纷纷添置缂机设备,人员达一万之众,缂机上万台,超过历史上
任何时代,缂丝生产空前发展,几乎形成"村村有工厂、家家有机台"的规模。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从1985年初开始试制。
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中是较有声望的单位,它曾经被称为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中四大明珠之一。虽说当时苏杭两地的缂丝业也都刚刚重新起步,南通的缂丝技艺还是远远落后于他们的。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缂丝艺术传人王玉祥,在研究和传承缂丝技艺过程中,继承缂丝艺术传统的同时大胆创新,成功地复原出缂丝引箔腰带,经过几个月的研制,江苏第一条缂丝类引箔腰带在南通研制成功,并能小批量生产。同时王玉祥将这一技术无偿的分享给业内的另一位苏州缂丝大师--王金山先生,为南通工艺美术行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引箔腰带技术基础上,南通又从日本学习了中国远古的原生态缂丝技术--本缂丝(日本称"本缀")的技艺,接受了日方赠送的一台日本300年前左右的木质机台(这台机样至今还完好地保留在南通宣和缂丝研究所内)。这样就也形成了苏州以生产明刻丝为主,南通以本缂丝生产为主的两大缂丝工艺流派。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工艺美术外贸任务日趋下降,缂丝日用品生产面临困境,企业劳动力过剩,生产萎缩,技艺人员外流,绝大部分企业停业转向。仅苏州刺绣研究所和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原南通户田经贸)两家仍坚持生产,他们大胆探索、积极创新,把东方的缂丝艺术与西方的绘画艺术、摄影艺术相结合,先后缂织了一批艺术新品《静物》、《孩童》、《大卫人像》等,给缂丝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宣和缂丝研制所在制作过程中,用干燥草、干燥花制成箔纸,再切割成细条织在面料里,使其画面更加贴近自然;把丝毯织法移植到缂丝技术法中,使画面的立体感增强,更具生动性等技法充实这一古老而年轻的传统工艺。除了制作常见的贵袈衣和腰带外,同时还制作唐卡和名人书画摹缂等工艺作品。其中摹缂张大千的《花鸟》(1941年)、范曾的《东坡吟啸图》(1987年)《简笔高士》(1996年)等作品,不但摹刻出山水人物画原作的风格和内容,还将每个画家的用墨风格、墨色、笔锋等细部特征,表现的丰富而生动,维妙维肖,宛若天成,其织理之美,又别具经纬交织的风韵。
当今,从事缂丝生产企业仅有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南通三和经贸)、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王金山大师(缂丝)工作室和吴县光福、黄桥、角直等地的王嘉良、过焕文、吴文康、陈晓君以及新生代的郝乃强等民间艺人。主要生产缂丝艺术品和缂丝日用品"和服腰带""贵袈衣"等。
明周祈《名义考》:"刻之义未详,《广韵》'缂、乞格切,织纬也'。则刻丝之刻,本作缂,误作刻。"
宋庄绰《鸡肋篇》:"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明初曹昭《格古要论》称"刻丝作"曰:"宋时旧织者,白地或青地子,织诗词山水,或故事人物花木鸟兽,其配色如傅彩,又谓之刻色作。"
中国宋代刻丝大盛,据《清秘藏》所记有"楼阁"、"龙水"、"百花攒龙"、"紫宝阶盛地"、"紫大花"、"五色簟文"等等数十百种。明代宫中设刻丝匠专事御用刻丝物品,中国民间以吴市出品为巨擘,清乾隆刻丝亦复大盛,且极精好。嘉道之后,则日形衰落,甚至无人业此矣。
《红楼梦》所记尚能窥其"盛况"也。《红楼梦》第五一回:" 凤姐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给了袭人。"第七十一回:"内种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是头等的。"
缂丝的称谓
历来有所不同。中国古代字书《玉篇》释"缂,紩也,织纬也"。宋代庄绰《鸡肋篇》以及明代张应文的《清秘藏》、曹昭的《格古要论》、高濂的《遵生八笺燕闲清赏》诸书均作"刻丝",宋末元初周密的《齐东野语》与元末明初陶宗仪的《辍耕录》等书写为"克丝",宋代洪皓的《松漠纪闻》、吴自牧的《梦梁录》等书又称"克丝"。清代皇家著录宫廷书画的《石渠宝笈》和《秘殿珠林》中均记做"缂丝"。"缂"、"刻"、"克"、"克"四字音同。
近代学者胡韫玉认为本字应当是"缂",探其究竟,缂丝织制时以小梭织纬,根据纹样多次中断以变换色丝,成品只露纬丝不露经丝,可见此"缂"字正合"通经断纬"的技术特点。对于丝织工艺当谓"缂",而对于金木工艺则称"刻"。字各有所当,故"刻"、"克"皆为假借。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之一。这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且富双面立体感的丝织工艺品。缂丝的编织方法不同于刺绣和织锦。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
工艺特点:
缂丝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它的织造工具是一台木机,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拨子。织造时,艺人坐在木机前,按预先设计勾绘在经面上的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其花时之长,功夫之深,织造之精,可想而知。
缂丝的工艺流程,一般有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
缂丝的织造技法为:结、掼、勾、戗、绕、盘梭、子母经、押样梭、押帘梭、芦菲片、笃门闩、削梭、木梳戗、包心戗、凤尾戗等,技法众多。但无论做什么缂丝品,结、掼、勾、戗这四个基本技法是绝对不可少的。
作品种类:
缂丝的品种有两大类:一类是日用品,有包首、手提包、皮夹、书籍封面、眼镜袋、台毯、靠垫和和服
腰带等。另一类为艺术品,有金地屏风、屏条、中堂、手卷、册页等。苏州缂丝艺术品自唐至今,在艺术造诣上形成了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特点。宋代的缂丝,在技法上运用"环缂"、"平戗"、"木梳戗"、"披梭"和"笃门闩"运戗等方法,使画面色彩浓淡自如,给人以美的享受。当今的缂丝艺术品,在继承传统缂丝技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1977年,苏州刺绣研究所的缂丝艺人,在王金山的指导下,精心织造了宽8米,高2米的大型金地缂丝佳作--毛主席诗词《西江月.井冈山》。传统缂丝只能表现正楷或隶书书法,毛主席诗词为草体书法,有枯笔,对干湿、浓淡的表现有相当大的难度。王金山根据每个字的虚实变化和干湿浓淡,除运用传统的结、掼、勾、戗等技法外,又首创了绞花线缂织技法和斜坡接梭法,精心织造,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毛主席诗词的博大意境。整幅作品浓淡相宜,层次清晰,字里行间有起有落,前后呼应,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作品送往首都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现陈列在毛主席纪念堂西大厅内。
20世纪80年代,王金山又精心缂织了一幅异色异样缂丝力作《寿星图》台屏,正面图案以银色为底,缂出一位手持龙头拐杖的老寿星。那寿星身穿绛红色长袍,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右上方有一枚仿清代大画家任伯年的印章;反面图案以金色为底,缂有一个玄色的篆体"寿"字;左上方有一枚仿清代大画家吴昌硕的印章;在这两枚印章下面,有一枚王金山的印章。作品构图新颖,图案精巧,色彩典雅,观者无不叫绝,作品现藏于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还有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绍青的指导下,缂丝艺人俞家荣等缂织的仿明《十二章团龙福寿如意衮服》复制品,长1.36米,腰围2.26米,袖口0.60米,金黄色底,纹样以十二团龙为主,其四周有云纹、海浪、海珠、金锭、银锭、飘带和轮、伞、盖、花、鱼等,遍身有256个寿字,310只蝙蝠,217个如意等。龙体用孔雀线缂织,共用了黄、蓝、朱、绿、褐等28种色线,金线耗用黄金12两,织造工艺超过原件水平,系罕见的精美的缂丝品,1984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现陈列在北京定陵博物馆。同时还创新了缂毛缂丝《牡丹》台屏,双面缂绣艺术品《熊猫与白猫》等,这些缂丝艺术品高雅秀丽,情趣盎然,在国内外展出,倾倒了各界人士。
苏州王氏缂丝的前三代传人都是清廷匠师,第一代传人王金停专做宫廷龙袍褂子等缂丝,第二代传人王新定曾为慈禧太后缂制八仙庆寿袍和霞帔等,第三代传人王锦亭的作品《麻姑献寿图》于1915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并获奖。2006年,王氏缂丝就曾花三年时间复制了一件明朝万历皇帝的"衮服",为此用掉了6000根孔雀毛、10万米日本进口的金线,再现了400多年前皇室衮服的风采。
市场价值:
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之称。缂丝是中国丝绸工艺品中的精华,在明清两代为帝王御用,为皇室所垄断。与其它的丝绸工艺品相比,缂丝具备了艺术和工艺的双重价值。它不但可以用作鉴赏收藏,实用性也非常强,由于缂丝使用特殊的工艺制成,它还可以用来制作成服饰、手卷等制品。缂丝的强度远远高于任何的丝绸类工艺品,历代存留至今的丝绸艺术品,属缂丝保存的最为完好。
缂丝工艺极为精湛,在唐代已登峰造极了。一幅上等宫廷缂丝作品,已能使用上纯金线,纯银线,孔雀羽毛等多种名贵的材质进行交汇缂织,再配以部分的手工刺绣,整幅作品雍容华贵,巧夺天工。缂织的技艺在刺绣及织锦工艺品中已达顶峰,没有什么可超越的技艺空间了。
织锦,刺绣,缂丝成为织绣拍卖领域的"三大主力"。其中以缂丝最受关注, 2004年,缂丝作品《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曾在中国嘉德的春拍中创出3575万元的高价。而2006年,一幅《清康熙御用红木雕花镶嵌缂丝绢绘大屏风》更是以 8050万元的天价成交。2008年1月6日北京文久国际拍卖的《乾隆缂丝梵字陀罗尼黄经衾》以7205万成交。康隆盛世,国强民富,经济高度发展,缂丝技术达到历史的顶端。《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长1714.5厘米、宽31.6厘米)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古代缂丝作品中最长的一件艺术品,也是收集《兰亭序》历代拓本最完整、史料最丰富的缂丝手卷艺术作品。具有缂丝工艺史和书法绘画史等多种艺术史料价值,其缂丝工艺之精湛,色彩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在同类传世缂丝手卷艺术作品中极为罕见,具有纺织史、绘画及书法和传统工艺等多种史料参考鉴定价值,对重新认识中国清代缂丝史产生重要影响。
相对其它艺术品来说,缂丝的庸品极少。因为仿制实在是太难了。要造假缂丝作品,成本和难度比任何工艺品要大得多。仅一方巾大小的上等作品,就包含上千种渐进色,需高级技师耗费数月的时间方可完工。技术的含金量,复杂的工艺流程,要求极高的工艺环境加上此等绝活后继乏人,使得缂丝的价值正扶摇直上。
缂丝的分类:
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传统缂丝可细分为四大类:"本缂丝", "明缂丝""絽缂丝"和"引箔缂丝"。当今研发的缂丝品有"紫峰缂丝""雕镂缂丝"和"丝绒缂丝"。它们是各有千秋,"本缂丝"质地较为厚实,作品高雅尊贵,适合于装饰点缀。"明缂丝"是雍容华贵,质地柔软,轻盈。"絽缂丝"质地柔软,间断图案,透气透光。"引箔缂丝"质地柔软,掺有特殊纸箔。"紫峰缂丝" 材质轻薄,薄如蝉翼,图案若隐若现。"雕镂缂丝"窗棱效果,且极具观赏性。"丝绒缂丝"是丝毯工艺和缂丝工艺的结合品。
明缂丝比较常见,本缂丝相对而言制作的技工日益减少,这两种缂丝工艺差别不是取决于图案文饰,而是在其制作工艺上和生产出来的产品材质有所不同。后来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到了近代中国只留存下明缂丝的技法。
如此质感的区别是由于这两大缂丝技艺在原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技法的不同。在原材料的选择上,明缂丝的经线一般为3×2(6丝),纬线为8×2(16丝),本缂丝的经线一般为10×2(20丝),纬线为15×2(30丝)。也就是说本缂丝的经线是明缂丝的三倍粗,纬线是明缂丝的两倍粗。两种流派使用的线的规格不同,产品的外观自然也有很大的差异。明缂丝细软,表面呈现平纹状。本缂丝厚重、挺括,表面显现罗纹档纹路。在本缂丝中也有用细纬线、细经线做产品,但用本缂丝的生产手段做出来的产品,除手感细滑外其他还显现出本缂丝的特点。
缂丝技法有多种,一般分为平缂、掼缂、勾缂、搭梭、结、短戗、包心戗、木梳戗、参和戗、凤尾戗、子母经、透缂、三蓝缂法、水墨缂法、三色金缂法、缂丝毛、缂绣混色法等。工艺流程其工艺完全用手通过缂丝机操作完成,具体包括:落经、牵经、上经、挑交、打翻头、拉经面、上样、摇线、缂织、修毛10个步骤,最后装裱上框即可。
从制作技法上来讲,虽然都是运用"通经断纬"的基本法则,但在具体制作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上机的经线张力,本缂丝比明缂丝要强得多(所谓张力、经线所承受的拉力),这样制作出来的作品整体看--挺括而不松软。苏州明缂丝整理好经面后,先要把制作的图案描在经面上,然后才能进行操作。南通本缂丝只要把图纸托在经面下方,即可以开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求所托画稿位置不能变动,最后产品完成后,其产品与图纸上的图案位置误差不得超过五毫米。如果是制作袈裟或其他礼服时对这个精准度则要求更高,袈裟是由多片缂丝面料相拼而成,任何一片与原画稿出现较大偏差,整个图案的完整性就破坏了。
苏州明缂丝与南通本缂丝在制作技艺中,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素地做法。何谓素地--没有花纹的地方称素地。明缂丝不管是素地还是图案部分,在纬线穿进经线后再用拨齿拨紧,而本缂丝却不一样。本缂丝在做素地时是用筘把纬线夯紧,只有做到小面积图案时才会使用拨齿拨紧。两种流派的制作手段不一样,虽然机台结构差不多,但本缂丝的机台明显比明缂丝的机台扎实得多。机台中的筘的作用也各有所取。明缂丝的筘是控制经面的宽度,本缂丝的筘不但要控制经面的宽度,而且要把纬线夯紧。本缂丝在制作过程中,不管是做素地还是花形必须做到打出的一根纬线和经线面的角度保持一致,一般要求四十度角,然后才能把纬线夯紧。假如那一根打出的纬线角度偏大或偏小,在产品中就会出现疵点。就这一点明缂丝要求就没有这么高。明缂丝不管做花还是打素地都用拨齿拨紧,一般的拨齿的宽度在六厘米之内,最窄的只有2cm,如果做一幅宽度为30cm的产品,要拨十几下,才能把纬线全部压下、压紧,所以纬线在经线中分布不如本缂丝一次夯紧匀称。
也是鉴于这样的特征南通缂丝最适宜制作书画摹缂、屏风、唐卡、袈裟、和服腰带及手袋类产品。苏州缂丝则适合做高档面料及辅料。
遗产名录:
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种类:传统手工技艺
编号: Ⅷ─15
名称: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申报城市:江苏省苏州市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苏州市的王金山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7年6月8日,苏州西部民间缂丝织绣厂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缂丝大师王玉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的会员,宣和缂丝研制所也成为国际级别的研究机构。
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