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齐世军在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上的讲话

齐世军在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上的讲话
2025-04-18

世界格局重塑框架下,价格发现在行业战略定位中的地位和作用

——齐世军在AICE 2025 SMM(第二十届)铝业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够与大家在苏州相识、相知,共同讨论当下复杂的世界格局以及这个格局下我们铝业的发展。我发言的题目是《世界格局重塑框架下,价格发现在行业战略定位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关于价格发现

价格发现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名词,是在1997年才明确了其定义,定义为: “价格发现是指买卖双方在给定的时间和地方,对一种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达成交易价格的过程,它涉及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信息、期货市场和风险管理。”西方经济学认为,供需过程,因为买卖双方的博弈,通过竞价而形成均衡的价格。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发给了《价格的发现》一书,该书的作者是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R.Milgrom)和罗伯特·B·威尔逊(Robert B.Wilson)。

价格的发现主要是对未来价格的发现。因为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价格,其发现价格的意义并不能对投资者、对企业、对一个行业、对世界经济格局分析起到关键作用。西方经济学对未来价格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公司的财报、政策变化以及内幕消息,把这些信息通过交易行为融入价格。简单地说他们关注的是交易量和价格波动、流动性以及参与投资的人数,把这些作为价格发现的重要信息资源,在计算上,主要使用传统的统计学。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新型科技手段也被应用于价格发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未来价格的波动,主要聚焦短期投机行为,对行业大周期的判断还处于盲区。

我致力于价格发现的研究三十多年,而有了一些研究成果,借今天这个会议分享给大家。

大宗商品的价格与下列因素构成关系。

  1. 大宗商品与地缘构成关系。首先,将地球视作一个正方形模块,在正方形模块上做网格划分,分为若干等间距的正方形或矩形网格(如10m×10m、100m×100m)。在之上建立坐标系统,为每个网格分配唯一坐标(如X-Y轴或经纬度),便于定位和数据关联。每个网格内执行大宗商品的调查流程,确保数据可比性。代入计算方法,这是第一个矢量。

说到算法,我想起任正非说过的话,任正非说:“数学等基础学科的薄弱会制约科技创新,并呼吁加强基础教育。”他还说:“没有从零开始的数学基础研究,就没有华为的核心竞争力” 。任正非的这个见解正好也回答了我对价格发现的研究,没有数学基础的研究,就没有我的价格发现。‌中国算术是基础数学的鼻祖,中国数学在世界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这是世界数学界的公认。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石申与甘德,记录了810颗恒星的位置,并采用赤道坐标系(比西方早约200年),测定了黄道附近120颗恒星的方位以及与北极的距离。我们今天的人不知道他的观测方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使用的计算方法是我们中国的而不是西方的。石申与甘德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并不显眼,但在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月球背面北极圈附近的一座古老的撞击坑被命名为“石申环形山”。今人自以为比古代人聪明,实际上,不论是文化还是科技都有一个发展和传承的过程。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和万户他们在数学上的成就需要今天我们认真地对待、研究、挖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今天的科技。

二、大宗商品与世界格局构成关系。把地理矢量放到世界格局的变量当中,与世界格局中的政治,贸易政策的变化和未来可能战争的概率形成新的参数,作为第二矢量。这个概念比较抽象,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中国的文化并不看重各类数据,而着重于智慧的思辨,按今天人们的说法就是哲学的思辨,这个思辨却闪烁着通过

数字对自然世界的演绎。我举两个之前我们曾做过的价格发现实例,来阐述这一现象。

第一,我们在2022年2月28日公开发表在大家基金公众号上的《2022年世界经济报告》,报告的第三项,是这样写的:“2022年上证指数将空至3000点 ,上证指数在2022年将空至3000点,显示着中国股市在币缘政治的博弈中趋于成熟”。报告的后面进一步阐述说:“中国的股市正在走向成熟,这种成熟不仅表现在拥有股指期货和两融业务,更表现在中国股市已是一个世界的股市。我们认为中国股市的成熟,是因为,2022年上证指数会有一个能够到达3000点地向空区间。”

在这个表述中,我们明确地指出:“中国的股市已经是世界的股市。”也在这个表示之中我第一次引用了“币缘政治”这个名词,关于“币缘政治”这个名词后面会专门论述。2022年4月份A股上证指数终于打破3000点。

我出身券商,对股市有着异样的情感。我是1993年加盟君安证券并担任君安证券首席投顾。我说我对证券有异样的感情,这个感情饱含着一代君安人对君安证券的眷恋。君安证券董事长张国庆先生,可能我们今天在座的朋友不熟悉,但他在金融行业相当知名,在百度上这样介绍:“在早期的证券业,万国证券掌门人管金生、申银证券掌门人阚治东、君安证券掌门人张国庆,被称为“中国三大证券教父”。”这几位先生都在我人生的故事里,每每说起为之动容,这也是我能够从事“价格发现”研究历程的高水准起点。我第一次接触期货是国债。1995年中国资本市场最火热的是国债期货,当时君安证券要求我对327国债做出研判,我在对327国债的研判过程中,第一次应用了政治参数,对327国债期货做出了要在1995年5月17日关门的判断。并以书面报告上报君安证券张国庆。327国债期货事件果然在5月17日关门,并一停就是18年。327国债事件直接导致了万国证券的破产重组。我万万没有想到327国债事件把我也卷了进去,是因为我写给君安证券的报告被下发到了各个营业部,被监管部门得知。随后,中国证监会通知我到北京中国证监会去说明情况。当时我很紧张,我记得到北京那一天,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李剑阁副主席接待的我,当时因为担心还拉着时任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副司长的王梓木陪我一起去的。王梓木一直把我送到方庄的证监会大楼前,我一个人忐忑不安地去见了李剑阁。王梓木先生后来担任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这是个惊心动魄、富有传奇的故事,当时李剑阁告诉我叫我来说明情况,是总理的要求。李剑阁说总理说,这件事情(327国债事件)是突然有的决定,要问问这个齐世军他怎么提前几个月就知道的。

当时的这些领导都还活跃在领导岗位。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我把他讲出来,不是想证明什么,只是一时感情的冲动。

说到君安证券,说到君安证券董事长张国庆就多说两句,我与张国庆,他既是我的老领导也已经成为我的挚友、兄长。人生的跌宕起伏,并没有挫伤他对崇高信仰的执着与追求,依旧有声有色地活跃在这个市场。他还经常鼓励我好好研究,一定要把中国的价格发现置于世界之巅。

中国股市受到世界币缘和地缘的影响,并不是从2022年开始的。早在2015年就已经出现。2015年的元月2日,时任中国证券报的社长吴锦才先生曾与我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以中国股市进入世界币缘战略为题,预判在2015年6月上证指数到达5000点以上爆发股灾,中国证券报公布并见证了这一价格发现。事实正如我所说。2015年6月爆发了股灾,为此中国证券报在2015年6月27日以《国学蕴含周期模型 高手精准预判A股》做了报道。

大宗商品与世界格局构成关系,核心是大宗商品与汇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其中核心的核心是美元指数。我们先讲一个案例,人民日报主办的中国经济周刊在2016年第29期(7月25日)发表了一篇采访我的文章,题目是《用传统文化思考经济学》,文章公布了半年后,也就是2017年2月的美元价格。认为2017年2月美元指数再次失衡,美元指数在撞击102.502附近点位就具备沽空条件。(见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9期84页)。对照美元指数走势,2016年6月份美元指数为94点,也就是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我的时候美元指数是94点,到2017年1月3日达到最高点103点,稍作调整后继续上升,到2017年2月份美元指数到102.260点之后美元指数大幅走空,一直跌到2017年9月的91点,从2017年元月到2017年2月形成头部震荡,价格正好在102.5左右,大家可查阅《中国经济周刊》。这是提前半年对美元指数的价格发现。

再给大家介绍一篇我写过的文章,2018年7月18日发表在我的公众号上,题目是《八一三、在这一天给人民币系上蓝色飘带》,在这篇文章里我阐述了中美贸易摩擦,而且把美国选择2018年7月6日对我们开打贸易战评价为中国走向辉煌的开始。前两天我在公众号上发表的《世界格局重塑》连载的首篇文章中,我把这个日子又定为美国衰退的开始,我是这样写的:“可怜的美国人,已经吃完了币缘的红利,在时代的洪流声中,不知是要维护币缘,还是要重启地缘的旧梦,由此引发了金融与产业的内峙。特朗普,一个历史特定的英雄,亲手开启了美国衰退的按钮,从2000年起,美国开始了240多年的衰退历程,历史会在这个进程中进行世界格局的重塑。在这个历史的衔接口上,我提出了“物缘”。”《八一三、在这一天给人民币系上蓝色飘带》这篇文章里,我用中国的文化论述了这个结论,这个结论的理论基础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负阴抱阳,相冲以为和。”并从三个方面做了论述:“2018年,是中国本世纪最关键的一年。我们都知道不破不立。2018年的关键就关键在这里。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我觉得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这个变革。第一,这是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因为“文化大革命”,我们怕提“文化革命”这个词。文化大革命和“文化革命”是不一样的。文化大革命是那场运动的特用名词。而“文化革命”则不同。像文艺复兴像工业革命,应该都属于“文化革命”的范畴。这场“文化革命”来的很迅猛,因为很多人还在泛西方文化的噩梦里痴迷,有的没有感觉到,有的在不自觉地进行着抵触。2015年7月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东西方文化的博弈也逐步登上了舞台,反映在包括文化、经济等多方面。东西方文化的博弈,不是国与国的博弈,而是认识上的博弈。我们要从大国走向强国,我国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经济文化。如何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应该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讨论。只有这样,西方文化由积极发展成为僵硬约束的现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来源:中证网2015年7月4日《齐世军,7月多空博弈,空方力量渐弱》。)第二,我们的起点变了,我们打开国门,用我们自己的文化与世界拥抱。我们中国文化的包容和崇尚自然,有了正确的用武之地。我们都知道中美贸易摩擦多半是冲着人民币来的,并且让人民币出现了瓶颈。用我们中国的文化去包容去拥抱世界,是突破人民币瓶颈的不二法门。第三,我们大陆纵深的优势凸显出来,将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地缘新经济。”今天重读这三个论述,就能从这次关税战中看到中华民族走向辉煌的机遇和挑战,是机遇大于挑战而不是挑战大于机遇。这次关税战我们真正的机遇是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数字化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千载难遇的机会,他就像我们的六代战机,他就像我们的九天无人机,会使一切围堵我们的经济壁垒贸易壁垒都无处遁形。

  1. 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交易的曲线是前面两个矢量降落的跑道,是描述未来价格的轨道。我先举个案例,2022年11月29日发布在大家基金公众号上的《2023年世界经济展望》的第一条是这样写的:“2023年,美元努力维持在100点之上震荡,就是维持了美元强势。这才是2023年世界经济走向的关键。”从价格k线图的描述到对价格曲线背后的政治因素的描述正是中国文化的深旨所在。 我们看到这两年美国维护美元在100点之上的决心,然而这样长久地维持美元指数在高位而没有完成美元的回收。这是美国开始衰退的内在因素。

价格发现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价格的判断,在大宗商品市场有两种需求,一种是期货市场的投机行为,他需要对价格走势的高点、低点有较为精准的判断,尤其是趋势的判断不能出错。第二种是大宗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行业,需要未来一年甚至五年、十年的趋势判断。期货和现货可实现立体化交易,2023年8月19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中国第一届《期现立体化交易论坛》,我在这个论坛上进行了主题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 “你的商品,谁为你定价”。企业能够进行期现立体化交易,是目前也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铝行业在世界格局重塑下的战略地位

铝行业如何理解世界格局这个概念。2015年沪铝的价格最低为9620元/吨,上涨到2017年9月到达16680元/吨,又从2020年4月初的11225元/吨再次上涨到,2021年价格到达24765元/吨,上涨了157%。传统的市场分析,认为铝的上涨是供需关系所造成的,是汽车产业、光伏发电产业的需求增加,是供应端产能收缩以及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导致的。在传统的市场分析中,缺失了对世界格局变化因素的分析。

首先,我们要对大宗商品的属性做一个梳理,关于这个问题我在“中国经济观察网”做了一个系列讲座,讲座的名称是《商品时代》。我摘抄一些内容读给大家:“我们说任何一个商品都存在两种属性,一种是贸易属性、一种是资本属性,之所以资本确定了石油的价格,从理论上讲就是资本抢走了石油的资本属性,石油的资本属性被资本抢用了。石油作为商品从来没有想过维护、夺回自己的权利?我们知道石油生产国成立了欧佩克,目的是想通过增产和限产调配石油的价格。为什么这样不行,因为石油通过增产和限产是在使用自己的贸易属性,一个商品想要通过贸易属性来修正被盗用的资本属性那是不可能的。我们把这种资本现象归属为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特别属性,因为全球金融主义的特别属性,发展中国家在建立自己的交易所、交易制度,也跟随了美国的框架,这个框架是美元为了维护美元霸权设立的,沿用这个框架就等于维护了美元的霸权。”铝也一样,当我们完全融入到全球化的框架之中,融入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特别框架之中,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特别框架就是我们曾经经历还正在经历的世界格局,市场的需求一度被放大,铝这个行业也随着这个步伐加大投入,建设了许多工厂,因为,全球化属性规则的制定者不是我们,而是美国。当我们增加供给以后,就在2015年,美国、欧盟他们羞羞答答地对全球化进行调整,传统的市场认知会在供需平衡的思维框架中认识这个变化,认为是一个短期现象。而实质上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出现问题,世界格局变了,变成了后全球金融资本主义时代,我在2023年3月21日中国经济观察网《商品时代》栏目专访中,这样描述了这种变化:“我们为什么要重提商品,因为世界发生了变化,是因为美元自己突破了货币属性的权限而替代了武器,世界走向多极化成为大趋势,从细节上美国制裁俄罗斯的时候,因为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脱离了美元体系,真正在商品在供求关系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取得了胜利,这是标志性事件,标志着全球商品经济将要到来。这个时代会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商品的国际地位会得到凸显,但仍然无法突破美元资本的框架,美元资本的霸权并不是美国维护的,而是由世界众多发展中国家来维护的,不肯放弃已有的交易制度和金融框架,这是对美元霸权最有力的支持,美国应该感谢发展中国家。二是我们应该看到,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美元的霸权终将败在商品经济的脚下,商品经济的时代终将到来。”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实质是商品经济跟美元的战争。所以我们要郑重地问我们自己,是谁决定了我们铝的价格,虽然我们看到美元对世界把控的能力下降了,但是大宗商品全球交易体系仍然是过去的体系,在全球贸易壁垒林立,大宗商品运输的通道充满危险的准战争时代,供需的平衡展现着魔幻,但通过资本对大宗商品的竞价仍然在不折不扣地进行着,因此我们铝的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资本来决定的,供需的平衡只是资本用来炒作定价方向的一种宣传。这几天大家都在谈论关税战,关税战让商品这个概念在世界格局中成为世界各种势力争夺的核心,美元的霸权已经被商品经济踩在脚下,正好印证了我2023年对宏观经济的预判。这种世界格局下如果一个企业紧盯着世界供需平衡的变化,这个企业就等于自断了自己的金融臂膀。在传统的认知中,期货是现货回避风险的工具,而实质上期货是现货获得更好利润的通道。所以我在前面说,期现立体化交易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大宗商品企业的生命线。

我们看到世界到处战火纷飞,关税战仅仅是世界乱象的一个侧面,这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结束了他的宿命之后,也是美元跌落币缘神坛的关键时刻,世界不可回避地进入到准战争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供需关系用传统的方法已经难以预测、判断和描述,但是期货的交易通道永远是畅通的,通过期现立体化交易获得成功的前提,是精准的未来价格发现。

第三,世界格局的演变

讲到世界格局,人们会津津乐道地谈论海权战略、地缘战略。我正在写《世界格局重塑》,在我的公众号上连载,已经发表过一期。我在文章中这样描述世界格局的演变。

“当欧洲人非常执迷麦金德的世界岛,津津乐道地缘时,美国人,是创造了二战后世界秩序的那些美国人,聪明地利用了欧洲人对地缘的执迷,开启了别具一格的“币缘”营造。

罗斯柴尔德有一句名言:“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就因为这句话,世界上有了罗斯柴尔德家族。我不是要讲述罗斯柴尔德家族。我是说,美国人,是创造了二战后世界秩序的那些美国人,真正地读懂了这句的含义,开始营造“币缘”之梦。

第一步,1930年6月17日,美国时任总统胡佛签署生效了霍利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

这个法案将几乎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可怕的高度,平均税率接近60%。霍利关税法案是今天特朗普关税战的教科书。

霍利关税法案,直接催生了笫二次世界大战。这个结论不是我说的。比如,英国历史学家理查德·奥弗里(Richard Overy)认为《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是二战的经济“导火索”之一。

第二步,货款给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挑拨起二战。

第三步,二战是1945年9月结束的,美国在1944年7月就迫不及待地着手建立国际货币组织。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第四步,‌二战后,美国完美创作欧洲重建的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这个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无私的援助。投入到欧洲重建的资金,大部分是‌赠款(Grants)‌,只有一小部分还是低息贷款‌。而实质上,欧洲拿到的钱,是美国印的,欧洲人拿着美国人赠予的美国人印的美元,到美国采购重建的材料和每日都必须用的日用品。这还是不是核心。核心在于,这是美元成为世界货币,这是美国“币缘”梦想的一个伏笔,一个暗修的栈道。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进行“币缘”的构建了。

“币缘”经历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与石油挂钩,一系列的脱脱挂挂,构成了美元霸权的“币缘”战略。”

我们今天谈论特朗普的关税战,不论特朗普是学胡佛还是有更阴险的构想,我们不去评述,今天的关税战只是一个现象。我很少对现象发表评论,在中国的文化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那关税战的本质是什么?要揭示关税战的本质,就得讨论美国,讨论美国的币缘战略。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的功绩是统一了货币,那是在一个国家统一货币。美国是在世界上统一了货币。关于美国的统一货币和秦始皇统一货币,我在《商品时代》进行了一系列描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阅中国经济观察网。美国的币缘战略从它一开始就种下了可怕的魔性的种子,存在着无法弥补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美国印钱,印的钱要放出去,放给全世界。全世界人拿着美元在全世界进行贸易,美国就必须要把放出去的钱收回来。收回的过程是加息缩表,让使用美元的国家、地区偿还高额的利息,这个过程一般都伴随着通过汇率,通过期货、股票、债券等各种金融衍生品的空袭,造成局部经济危机进行收割,美国通过这个手段掌控世界大量的资源、矿山、工厂、银行、港口,再通过服务业把魔爪伸向全世界,来控制整个世界。这个过程存在的缺陷在于,美国会有贸易逆差,美国会债台高筑。这个缺陷还在于,美国政府为维护这一体系,要加大全世界驻军的投入,加上美国政府高昂的费用,会使美元的回收出现问题。这还不是核心,核心在于美元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后,美元是美国的也是世界的,世界人民就会在美元上做文章,会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转借或者发行美元债券,货币的多极化由此而出现,贸易的多极化、多区块也会出现,美元的回收由此而崩塌。我们也看到了,美国维持美元在100点之上高位这么长时间,就是美国高举着镰刀,割不到韭菜呀。所以人民就是天,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我们就处在这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就处在商品压垮美元霸权的一个战略转折点上,也就是我们今天谈论的铝,要压倒美元霸权,进行世界格局的重塑。

在未来世界格局的重塑中,我提出“物缘”战略。这个物不是普通的物质,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大宗商品,是大宗商品的贸易属性直接击穿了它的资本属性,而成为新的世界格局。它有三个前提,第一个,是世界货币走向多元化,因为人们会从美国币缘战略的失败受到教训,不会走美国人走过的老路。第二个,大宗商品运输的通道如铁路、港口、空运,成为“物缘”的战略通道,谁在这个通道上布局早,谁就是这个世界上“物缘”的胜利者,未来世界的主宰者。我曾极力赞美过,我们的国家和我们国家的政府,和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期许,就是因为这一点。第三个,科技突飞猛进,科技对材料的要求,已经不是地缘能够解决的,并不是搞了几个殖民地、军事基地就能获得新材料,就能把新材料成功地变成大宗商品进入资本角逐。甚至有些材料在月亮上、火星上、太阳上。我们只能以诗的想象去描绘它。

我在2024年7月26日在我的公众号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工厂重新定义而有的世界新格局》。这篇文章讲的就是“物缘”的建立。这次“物缘”的建立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也就是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工厂被重新定义。工厂被重新定义也就是换了人,我们看到美国人也发现了这一点,叫嚣着要让工厂回流到美国去。我可以明确地告诉特朗普,晚了!因为美国在俄乌战争中的失败,美国正式进入战略收缩周期,一个大国的战略收缩就是这个大国衰退的标志。这个观点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大国的战略收缩》发表在2025年3月10日我的公众号上。

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期,我们看到,美国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危机,这个危机连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危机就是,美国人不知道要维护币缘,还是重启地缘的旧梦,由此引发美国金融与产业的对峙。我们都在嘲笑美国怎么选出这样一个总统。其实,人类的历史就是这样写成的。我曾经非常想不通,中国为什么选择慈禧太后,清朝好不容易有个光绪皇帝愿意去做戊戌变法,变法的唯一的自信是袁世凯的兵权。谁能想到,袁世凯最后投靠了慈禧太后?假设如果戊戌变法成了,说不定中国就是今天的日本!世界大部分的国家到今天仍然处于愚昧的帝制格局中,只有中华民族屹立在自由的民主之中。我还想不通乌克兰自废武功的整个过程,那是乌克兰人自己选出来的总统。这样说你就不奇怪美国有这样的总统了,这是时代赋予美国的必然。

美国还有一个天大的问题,我们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个人叫墨子,墨子对政治有一个解释。墨子说:“且夫义者政也”就是说政治是一种匡正行为,人们说匡扶正义,就是这个意思。是上匡下也,儿子的行为有上面的父亲匡正,官员的行为有上一层官员匡正,为什么皇上叫天子,并不是说他是天的儿子是最大的,不是的,墨子说当了君王谁匡正他,是天道。当了皇上蔑视了上天的匡义,你就会走向失败。我们看今天的美国,失去了匡义,对全世界呼来唤去,从总统到大臣失去了匡义就是失去了天道,就是失去了国家存在的基石。世界格局的演变就由此而拉开,序幕的按钮,特朗普先生按了两次,他是英雄,我们要为他点赞。

最后讲一点,未来会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劳动无价值时代,因为未来的劳动会交给机器人,机器人的占有方是各种资本,而产生的劳动成果,又必须惠及人民,而人民失去了劳动就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收入来源就没有钱去消费。这就是机器人创造的劳动终于在发展到高峰时候,劳动没有价值了。这个现象作为人类未来伟大的构想而去书写,为之而赞美。谢谢大家,今天的发言就到这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