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配置仅月余!安保医疗AED球馆救援“再立功”

配置仅月余!安保医疗AED球馆救援“再立功”
2025-03-20

3月18日18:20,厦门海沧区沧江文体中心羽毛球馆内,伴着此起彼伏的羽毛球击打声,猛然突兀的“砰”一声,一位中年球友突然倒地。

“快!快!快来人!”身旁球友由酣战的急促声转为求救的呼喊声。只见倒地男子身体板直,嘴唇乌紫,失去意识。

来不及多想,球友迅速反应,组织周围群众拨打120,立即对该男子开展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场馆工作人员跑去取拿AED。

(救援现场)

从后续羽毛球馆监控、AED记录中可以看到:

18:20,众人发现球友倒地,经评估无反应呼吸异常,立即拨打120并开始心肺复苏;

18:25,场馆工作人员取来AED,开盖开机启动设备;

18:26,AED智能分析心律,语音提示“建议除颤”;

18:27,自动电击一次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与心跳;

……

经过7分钟的紧急救援,倒地男子恢复自主呼吸,脸色逐渐好转,慢慢恢复意识。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场,男子被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体育场馆配备AED,清扫安全盲点

研究表明,无论是专业选手还是业余爱好者,羽毛球比赛中的平均心率可达实际最大心率的80%以上,部分男子单打选手的最高心率甚至超过了200次/分钟,对运动者的心肺功能和体能提出了很高要求。

当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时,可能达到“临界点”发生危险,诱发心搏骤停,体育场馆配备AED刻不容缓。

(生命链治疗模式)

近年来,厦门市大力推进“十四五”公共场所配置AED+群众性应急救护公益项目。《福建省自动体外除颤仪配置分析》显示,2016年厦门全市AED只有5台,到2022年已破千台,未来的阶段性目标是:每10万人配备100台。(数据源自央广网)

此次羽毛球馆内的AED源自国内品牌安保医疗,装机不到2个月便成功救人,得益于该地文体中心对运动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前瞻性布局。

AED设备+急救知识,救援双重保障

会用、敢用、有得用才是最重要的“救命神器”。

采访了解到,这台救人的AED不同于传统的半自动体外除颤仪,放电依靠全自动智能识别。打开AED盖即开机,全程语音指导:张贴电极片-心肺复苏-自动识别放电,缩短了传统需手动“按下电击键”的除颤电击时间。

自配备全自动AED后,文体中心便特邀专业急救培训团队为全体员工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心肺复苏、AED使用等急救知识和技能,确保员工熟练使用设备并掌握基础救护知识。

急救是一门全民的必修课,扎实学好技能,人人能救、会救、敢救,才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密钥”。

近年来,安保医疗AED已在全国多个体育场馆成功挽救多名心脏骤停患者,为推动我国公共场所急救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部分AED救人案例)

该企业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技术为生命赢得时间”的理念,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培训体系,为提升我国公共场所急救能力贡献力量,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