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污染物PFOA和PFOS的致癌风险及应对措施

新污染物PFOA和PFOS的致癌风险及应对措施
2024-08-28

当前,新污染物问题日益严峻,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PFOA/PFOS作为新污染物中的典型代表,更是被列入致癌物。在去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机构国际癌症研究署将PFOA列入IARC第1类致癌物质,PFOS列入IARC第2B类致癌物质(可能致癌物)。

新污染物PFOA/PFOS是什么?

可能很多人连它的名字都没听过,实际我们每天都在和它接触。不粘锅、食品打包盒、电线电缆等,这些都再熟悉不过了,PFOA/PFOS就藏匿于这些物品上。因为它们具有持久耐用的属性以及抗污渍、耐热、抗油等属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工业产品中。然而,这种广泛的应用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从环境角度来看,PFOA/PFOS 极难降解,一旦进入环境,会在土壤、水体中长久存在,甚至可以随着大气环流进行远距离迁移,造成全球性的污染。它们会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对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造成危害,破坏生态平衡。从食物链的底层生物到高层生物,PFOA/PFOS 的浓度会逐渐升高,最终可能影响到人类的食品安全。

对于人体健康而言,长期接触 PFOA/PFOS 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难以代谢排出体外,它们还可能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影响激素水平的平衡。这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生殖系统发育障碍、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而且由于其潜在的致癌性,长期接触还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它是怎么进入我们体内的?

饮食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饮用水是主要的接触途径之一。如果水源受到 PFOA/PFOS的污染,或者食用了用受污染的水灌溉的农作物、养殖的水产品,以及包装材料中含有PFOA/PFOS的食品,都可能导致人体摄入这些物质。

日常用品:使用不粘锅等含 PFOA/PFOS 涂层的厨具烹饪食物时,可能会有少量的PFOA/PFOS 释放出来进入食物中。此外,一些化妆品、个人护理产品和清洁剂中也可能含有 PFOA/PFOS。

环境污染:居住在靠近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或消防训练场地等区域的人们,可能会通过空气、土壤和灰尘接触到 PFOA/PFOS。

全球行动攻克新污染物难题

一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含有这些物质的产品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法规,限制其使用和排放。目前,在国际层面,《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PFOA 和 PFOS 被列入公约的受控名单,限制其生产、使用和排放。许多国家通过批准和实施该公约,对这两种物质进行管控。欧盟层面,REACH 法规:高度关注物质候选清单中有多种 PFAS 物质,包括全氟辛酸(PFOA)等。REACH 法规对这些物质在产品中的使用和含量进行限制和监管。欧盟 POPs 法规:将全氟辛烷磺酸(PFOS)及其衍生物,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和全氟辛酸(PFOA)相关物质纳入附录 I 禁用物质清单。

还有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也纷纷出台政策及法规,限制生产及使用PFOA/PFOS,这些举措彰显了全球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高度重视,也凸显了这一现实状况迫切要求我们采取更加果断有力的行动。中科院作为科学研究的领军机构,也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积极投入到对 PFOA/PFOS 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共同推动全球范围内对这一环境问题的解决,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贡献智慧和力量,也为相关企业建言献策,提供宝贵的经验分享和技术指导。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提高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在选择产品时,尽量选择不含 PFOA/PFOS 或低污染的替代品。例如,可以选择传统的铁锅代替不粘锅,使用环保材质的食品容器等。家里可以选择安装净水器,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的 PFOA/PFOS 及其他污染物。净水器通过物理过滤、吸附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为家庭提供更加安全、清洁的饮用水。

但是在选择净水器时要注意甄别,哪些是具备滤除PFOA/PFOS能力的,首先,可以仔细研究净水器的产品说明书和技术参数。关注其采用的过滤技术,如反渗透、超滤、纳滤等不同技术对 PFOA/PFOS 的去除效果可能有所差异。其次,可以查看产品的认证情况。一些权威的认证机构会对净水器的过滤性能进行检测和认证,若净水器获得了针对有害物质去除的相关认证,那么其滤除 PFOA/PFOS 的可能性会更大。此外,还可以参考其他消费者的使用评价和专业机构的测评报告,选择一款真正能够有效滤除 PFOA/PFOS 的净水器,为家庭饮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当然,净水器企业也要担起责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升级,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更为先进的过滤技术和材料,以确保净水器在滤除 PFOA/PFOS 等有害物质方面的高效性与稳定性。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 PFOA/PFOS 带来的挑战,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