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社科界讲好熊猫‘故事,擦亮‘熊猫IP'” 专题研讨会召开

成都社科界讲好熊猫‘故事,擦亮‘熊猫IP'” 专题研讨会召开
2024-04-17

为进一步传播熊猫文化,提升熊猫IP国际传播力,成都市社科联(院)联合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于4月16日组织召开“讲好熊猫‘故事’,擦亮‘熊猫IP’”专题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汇聚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博物院、四川旅游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大学、成都大熊猫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会、四川蜀团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众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打造“熊猫IP”的有效途径,为熊猫文化的传播贡献社科的力量。

成都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傅广海认为,通过接地气的方法把IP做得更大、更响亮、更为人所知,就需要融合创新、融合发展,其中大熊猫国家公园研学IP就是重要的途径,可以让世界各地通过大熊猫研学来认识四川、认识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蹇莉建议从内容、主体、流量、融合等四个方面加强微短剧创作生产,用“短平快”的热剧效应讲好大熊猫的“四川故事”,擦亮四川大熊猫IP。

成都大熊猫旅游文化产业促进会秘书长杨蛟认为一方面应该加强熊猫科普,深入了解熊猫的习性、特点和文化寓意。另一方面,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将林业、文化、旅游主管部门协调起来,充分激励大专院校、民间社团的力量,建立文创队伍,打造大熊猫这个超级IP。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李俊涛教授认为需要注重运用国际化视觉语言和数字化传播手段来解读中国传统图像,以色彩与符号表达赋予巴蜀图像以现代神韵,重新构建具有巴蜀特色的熊猫新形象,助推以巴蜀特色神仙文化及熊猫文化为辐射的多区域数字化文创产业链的完善。

成都师范学院卢阳春教授提出把成都熊猫形象的塑造与典型特征进行拟人化,同时聘任成都熊猫公务员,专门牵头负责协调各部门,合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研”全链条,促进成都熊猫文化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研”全链条价值实现和增值。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陈家泽建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智库机构,统筹和整合熊猫资源,让更多企业参与到熊猫IP的开发,要把熊猫做成成都的城市名片,提升在全球的知名度。

四川博物院副研究员万玲提出,通过搭建大熊猫IP资源数据库,整合所有优质大熊猫IP资源,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互通。同时,要搭建大熊猫IP资源授权平台,借助于授权这个桥梁,架起了大熊猫IP与商业品牌以及公众的联系。

四川旅游学院姚佩伶副教授认为,讲好熊猫故事要从熊猫的生活习性中挖掘出独特的文化内涵,从熊猫的形象中提炼出富有创意的设计元素,让熊猫文化更加深入人心。通过精心设计的视觉形象、独特的品牌标识和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让熊猫IP更加深入人心。

四川蜀团团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罗伟指出要想打造现象级的大熊猫文化IP,就必须有放眼全球的视野和立足世界的胸怀。一个想要在全球传播的现象级IP,一定要兼具国际表达和本土品格,要融合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当代艺术语言,这样才能在国际化语境下取得突破与成功。

成都大学刘佳提出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展览、文化交流,以及定期举办大熊猫国际文化节、熊猫文化国际展览、熊猫主题创意设计大赛,开展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等活动。通过评选和展示优秀作品,推动大熊猫文化元素的创意应用,丰富熊猫文化的物质载体,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成都大学韩淼提出制定清晰的自然教育发展定位,围绕大熊猫野生动植物科普导赏和一线保护站日常工作深度体验,通过自然课堂、在线自然教育平台、实地体验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自然教育科普活动。

最后,成都市社科院副院长熊平强调,要讲好“熊猫故事”首先要深入挖掘熊猫背后的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其次,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让熊猫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此次研讨会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为熊猫文化的传播和“熊猫IP”的打造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思路。在未来,成都市社科联(院)将继续关注熊猫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携手各方力量,推动熊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成都城市名片的打造贡献力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