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肥公益达人王磊:带领团队每年资助400余名学生 播撒爱与希望

合肥公益达人王磊:带领团队每年资助400余名学生 播撒爱与希望
2024-03-10

她是老师,也是公益行者;她十二年如一日初心不改,奔波全省各地,如今带领团队每年资助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400余名;她就是合肥公益达人王磊。

“老师是育人,做公益是助人,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播撒爱与希望。”谈及公益之路,王磊如此说道。

公益达人王磊

“做公益既是帮助他人,也是疗愈自己”

3月7日下午,在合肥庐阳区一家古色古香的茶舍内,记者见到了王磊。今年54岁的她衣着得体,举止优雅,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据介绍,她目前在安徽建筑大学图书馆工作,做公益闲暇之余,她常常会和朋友在此相聚,举办读书会,喝喝茶,感悟人生。“既是帮助他人,也是疗愈自己。”回忆起做公益的初衷,王磊这样说道,话语间透着一丝哲学意味。

王磊说,她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2012年,因家中出现一些变故,又加上孩子去上大学,空闲时间相对较多,为了“做点事”,同时也是寻找心灵寄托,便走上了公益之路。

起初,她是跟着别人一起献爱心,后来加入了公益团队,如今已是该团队“纯善少年”项目负责人,职责是资助全省各地品学兼优但家境困难的学生,每年资助学生400余名。

王磊与孩子交流。(受访者供图)

“除了物质层面资助,也注重心理帮扶”

“除了物质层面的资助,我们也很重视心理方面的帮扶。”王磊告诉记者,在上门走访过程中,她发现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存在自卑等心理问题,迫切需要沟通,让他们打开心扉。

让王磊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她和团队去山区一名学生家走访时,发现女生在哭。一问原来是该女生的母亲早年离家出走,父亲精神出现问题,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年迈的奶奶操持。特殊的家庭结构和老人家常年抱怨,让孩子产生了自卑心理,不太愿意与人沟通。

得知这一情况后,王磊赶紧上前抱住女孩,温和地劝说孩子,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努力的方向,要尽快成长起来,好好学习,创造自己的价值。一番心连心的对话,让女孩敞开了心扉,眼中也逐渐有了光芒。

“虽然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可能平常很少有人会这么对她说,她们需要的是平等的沟通与真心的关怀。”王磊说道。

孩子们同样有自尊心,弱小的心灵也需要格外地重视。考虑到孩子们的心理,王磊和团队将资助转化成为表彰的形式,通过奖学金代替资助金、慰问金,去激励孩子们。

为了加强与孩子们之间的沟通,王磊和团队还通过走访和开展夏令营、研学等形式,组织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互动交友,相互促进提升,让孩子们懂得珍惜生活,努力学习。

令王磊欣喜的是,在此过程中,她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逐渐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回归童年应有的活泼天真。

“带着使命感,收获价值感,最终有了满满的幸福感”

从2012年至今,王磊的公益之路走了12年。起初,父母和孩子看到她整天忙忙碌碌,不图回报,还总往外搭钱,并不理解她的举动。为此,她常常带着家人一起实地走访,让他们亲身感受做公益的意义,体会传递真善美带来的价值感、幸福感。慢慢地,家人理解了她,并成为她公益之路的支持者和公益理念的践行者。

如今,王磊的父亲、儿子、侄儿每年都会资助一个孩子,身边其他亲友也纷纷加入其中。

在与记者的对话中,老师出身的王磊提到最多的就是“孩子”“希望”“爱”。在她看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就是希望和未来,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只不过有些孩子可能被特殊家庭、困难等因素暂时局限,而做公益就是要给这些孩子们装上遨游世界的翅膀,去展翅高飞,实现人生理想。

王磊告诉记者,近年来,各地对相对困难的家庭和孩子的帮扶力度越来越大,公益团队也越来越多,她和团队将逐渐转变模式,将工作重点放在搭建平台、链接资源上,输出有益经验。

王磊上门走访(受访者供图)

已是“知天命”的年纪,王磊坦言,她越来越觉得做公益既是利他,也是利己。因为她坚信乐于助人、乐善好施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不仅能够帮助他人,也有利于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因此,她是带着使命感在做这件事,同时也收获了成就感、价值感,最终有了满满的幸福感。

回首12年做公益的心路历程,王磊总结为两个字“值得”。

展望未来,她表示,还将继续在这条路上前行,和团队一起去经历、去感受、去播撒。“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公益人,都有公益心,只有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王磊说,这是她的心声,也是她的动力,更是她奋斗不止的目标。

大皖新闻记者 韩喻 摄影报道

编辑 许正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页面下面联系我们留言说明,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