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喜临门:扣非净利同比增长16.12% 睡眠龙头经营韧性凸显

喜临门:扣非净利同比增长16.12% 睡眠龙头经营韧性凸显
2023-08-01

8月24日晚间,喜临门(603008)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6亿元,同比增长16.05%;归母净利润2.196亿元,同比增长0.92%;扣非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6.12%;基本每股收益0.57元。

在宏观不确定性增加、新冠疫情延宕等复杂环境下,喜临门业绩增速行业领先,诠释了其经营韧劲。究其原因,得益于喜临门通过各种措施克服疫情影响,以“创新、变革”为经营主线,积极达成营销创新、品牌升级、客户服务转型、运营效率优化等目标,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规模和管理优势持续拉大,核心竞争力亦进一步显现。

床垫龙头地位稳固,掘金睡眠经济蓝海

日益严重的睡眠问题加深了人们对于健康睡眠的重视,睡眠相关行业的兴起推动了睡眠经济的蓬勃发展。2016-2020年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由2616亿美元增长至3778亿美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9.63%。在消费者对于健康重视程度提升、睡眠问题关注度增强等作用下,中国睡眠经济行业仍有一定发展空间。经头豹研究院预测,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有望在2024年突破5520亿元。

床垫具有影响睡眠健康、提升睡眠质量的特点,是睡眠经济中的重要部分。根据CSIL等数据,2019年我国床垫市场规模达到768亿元,2011~201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床垫作为睡眠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及家居硬件板块主打产品,在睡眠经济崛起背景下深受消费者关注,有望获得发展契机。海通证券研报指出,预计 2023 年我国床垫市场规模将达 1124 亿元。

喜临门作为国内床垫行业头部企业,近年来持续推进从品质领先向品牌领先的转型,坚定“深度好睡眠”,已逐步构筑起自主品牌护城河,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在中国品牌权威机构Chnbrand发布的2022年(第八届)中国顾客推荐度指数品牌排名和分析报告中,喜临门以29.5分位列行业第一,远高于11.9分的行业均值,公司产品力和品牌力得到消费者充分认可。

以健康睡眠需求为核心,喜临门持续发力研发创新。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7825.84万元,多年来研发费用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作为床垫行业内第一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喜临门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公司已取得多项原创性研发成果,其中“弹簧垫热处理方法”等获国家发明专利,Smart 1智能床垫获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凭借领先的研发能力,公司积极培育第二销售增长曲线,持续丰富床垫、沙发、配套品等完整软体矩阵,以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2022年618活动期间,公司软床及配套品类协同效果显现,超过4.8万人选择购买多件喜临门产品,沙发、软床等品类加速放量可期。

随着喜临门充分利用流量,提升客单值并形成多品类的互相引流,加大套系化销售力度,进一步挖潜一站式需求。根据公司2022年经营计划,公司将继续丰富多元化布局产品矩阵,打开终端卧室和客厅的套系化销售空间,套系化价格有望在未来2-3年内提升至2-3万元。

全渠道构筑核心壁垒,多元并举发力营销

在渠道拓展上,喜临门逐步构建了一个以线下专卖店和线上平台为核心,分销店、商超家电店为补充的“1+N”全渠道销售网络。

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退出家居卖场等传统销售渠道,公司顺势推进千店拓展计划,并通过子品牌“喜眠”布局低线城市。截止报告期末,喜临门旗下自主品牌专卖店数量达4837家。公司在门店扩张同时升级终端店铺形象,着力打造五星级店面,全方位赋能经销商,量质提升有效提升了线下门店终端销售业绩。

线上渠道方面,喜临门积极把握主流电商平台,今年618活动期间,实现全网总销额5.9亿元,同比增长72%。同时,公司明星+总裁亲临助阵抖音、天猫直播带货等直播成效初显,多平台矩阵直播销额同比增长128%,产品荣登抖音平台床垫/软床销量第一。

伴随消费者年轻化,且商平台普及促使成交场景发生改变,公司积极探索新零售,通过小红书、抖音等众多头部KOL、KOC的深度种草,实现多平台联动,逐步构筑全新的品牌公域流量内容生态。2022年618活动期间,公司全网曝光量超1.5亿次,高端线销额同比增长186%。

营销战略的升级同样成为助推公司业绩上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喜临门在业内率先转型数字化品牌营销,加大品牌年轻化焕新力度,通过赞助《11点睡吧》、《奔跑吧》、《向往的生活》等潮流综艺,助推品牌“出圈”。同时,公司推出全新升级《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强化品牌在睡眠领域的专业形象和国民品牌形象,继续夯实喜临门头部地位。

随着床垫行业马太效应显现,喜临门作为国内床垫行业的品牌领跑者,在睡眠领域的专业地位和国潮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有望优先受益行业渗透率提升带来的市场空间扩容。公司产品、品牌、渠道动能共振向上,自主品牌规模效应凸显,渠道议价能力增强,预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上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