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防控孩子近视,花钱不如花心思

防控孩子近视,花钱不如花心思
2022-06-01

  张淳艺

  5年前,9岁的女儿小芳被查出近视100度,北京市民刘小丽带着她尝试了各种近视治疗方法:中医按摩、护眼贴、3D训练……如今,小芳的近视度数反而涨到了375度。有相似经历与担忧的家长不在少数。一些商家抓住家长的焦虑心理,推出各种各样的治疗近视产品和疗法,而一些使用过的家长直言被“坑”了。(5月30日《法治日报》)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小学阶段35.6%,高中阶段已达到80.5%。近视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后遗症、并发症。许多爱子心切的家长带着孩子四处求医问药,希望帮助孩子摘掉眼镜,摆脱近视困扰。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各种近视康复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按摩针灸,到物理治疗,再到各种民间偏方,治疗手段五花八门,费用动辄几千上万,却收效甚微。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家长抱着“宁可试错,不可放过”的心态,不遗余力地寻找能够治好近视的“妙招”。

  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大量事实表明,使用所谓近视康复治疗产品和服务,几乎不会有什么效果。近视产生的机理是眼轴变长,导致物象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地呈现,就像一个人长高后无法再变矮一样,眼轴变长后,也无法再变短。虽然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的眼睛尚处于发育期,视力还没有定型,多试一些方法或许就能产生奇迹,但近视不可逆已是不争的事实。真相有点残酷,却是我们必须要坦然面对的。

  对此,有关部门多次进行过提醒。2019年4月,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6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产品违法违规商业营销宣传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从严查处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近视治愈”“近视克星”“度数修复”等误导性表述进行营销宣传的行为。今年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消协再次提醒广大儿童青少年及家长们:勿轻信所谓的治疗近视广告,近视防控抓早抓小是关键,科学用眼加上适量的户外活动才是“良药”。

  对于广大家长来说,防控孩子近视,花钱不如花心思。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发生率呈负相关,足够的光照可以促进眼睛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发展。去年10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下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明确提出“天天户外120分钟,校内校外各60分钟”的要求。除了学校增加学生课外活动和体育活动时间,家长也应该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陪孩子多到户外活动,“目”浴阳光。同时,家长还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督和引导,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用眼、健康用眼、卫生用眼的良好习惯,以正确的姿势、距离阅读和书写,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一言以蔽之,预防遏制青少年近视,与其花钱盲目求医,不如多花心思做好科学防护。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吴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内容右侧1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