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22-05-09

▲中国人民银行 杨雨奇 摄

宏观经济大盘如何稳?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为保证国内经济平稳运行,报告透露,目前正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从五个方面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4月15日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投放长期流动性约5300亿元,前4个月靠前发力投放6000亿元基础货币,一季度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净投放长期流动性4000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二是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实施好普惠小微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设立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400亿元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额度支持煤炭开发利用和增强储能,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1月1年期MLF和7天期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当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行10个和5个基点,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

四是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

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风险,金融风险总体收敛。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3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7%和10.6%,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7个和0.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482元,较上年末升值0.4%。金融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大。

下阶段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央行: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报告谈到,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具有强大韧性和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央行在报告中表示,下一阶段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一是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二是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三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行业倾斜。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和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抓实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运用。

四是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稳定银行负债成本,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五是保持物价总体稳定,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和预期管理,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外汇市场正常运行。

六是要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红星新闻记者 杨雨奇 吴阳 实习生 马晓玉 北京报道

编辑 谭王雨


  来源:红星新闻

小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统筹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