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拣物资、在弄堂扫楼,这支党员突击队“哪里需要哪里搬”

分拣物资、在弄堂扫楼,这支党员突击队“哪里需要哪里搬”
2022-05-02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3月31日凌晨一点,上海市委党校机关党委接到市级机关工委紧急支援全市防疫一线的任务,10名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迅速于当日雨夜完成集结。

这支队伍与其他16家单位成立一个个临时党支部,在全市分点驻扎,成为“支援防控一线突击队”。

随着全市防疫政策的推进,这支队伍的抗疫场景、点位、时间和任务不停变换:队员们经常跨江作战,梅陇镇、桃浦镇、外滩街道、沪东新村、北蔡镇、外滩街道、瑞金二路街道…从浦西到浦东,或装卸物资、分拣礼包、装箱清点、配药分药、核酸大筛……

适逢五一劳动节,从3月底、四月整整满月,他们依然压紧牙关,奋斗在抗疫一线。

分拣物资、在弄堂扫楼,这支党员突击队“哪里需要哪里搬”

上海市委党校党员干部 本文图片 上海市委党校供图

成千上万的物资清点分拣

在抗疫初期,全域静态封控管理,社区疫情防控是关键环节。2500万市民的生活物资和民生保障的托底,更成为社区防疫“最后一公里”的神经末梢。

为了确保每一户居民都能领到生鲜保障物资,上千斤甚至成吨的物资如何配送到社区门口,然后按照不同品种分捡打包是抗疫初期最繁重的任务。

分拣物资、在弄堂扫楼,这支党员突击队“哪里需要哪里搬”

卸货

而突击队作为一支机动力量就派上了用场,缓解一些基层社区的燃眉之急。卸货清点分拣,看起来简单但不轻松,更不敢怠慢。防护物穿脱不易,穿上“大白”防护服之后闷热又潮湿,又无法喝水。

每次根据任务,突击队很快设计出最优工位安排和流水作业流程,从点位到站姿,看似简单,一个动作几千次上万次做下来,相当不容易。

分拣物资、在弄堂扫楼,这支党员突击队“哪里需要哪里搬”

卸货

在驰援北蔡卸货清点外地援沪物资期间,突击队员们和同一驻地出动的团队比拼,卸货蔬菜食品时,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大白化身“大力士”。

“突击队员,就要有突击队员的样子。”这句话被年龄最大的队员喊出来,就一直成为大伙干活加油的口号。不到3小时就完成两辆集卡共计6493份果蔬大礼包的装卸工作。在支援搬卸江苏驰援上海的货物时,也是用3个小时就搬运完成了3部集装卡车物资,累计1000筐梨(4000份),5000份菜蔬礼包,2000份肉类礼包。

在援助“第一医药”期间,卡车上物资高达四五米,“你们别急,等工人师傅给你们先开个头再干。”一转眼功夫,工人没到,整车物资已经打开了缺口,点位负责人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第一天作业持续到深夜,共完成装卸、清点、整理N95/KN95口罩、防护物、抗原检测剂等医疗物资3099箱。

分拣物资、在弄堂扫楼,这支党员突击队“哪里需要哪里搬”

队员合影

在弄堂里扫楼

为了坚决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配合全市开展加快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的九大行动,这支队伍于4月20日至5月1日连续12天在黄浦区外滩街道和瑞金二路街道协助医护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完成核酸检测任务,涉及10个居委,累计点位数91个,22493人次。

黄浦区保留着上海老城厢的历史文化风貌,是商业高度繁荣的旧城区,疫情防控形势比较复杂。有的区域连续十几天“上榜”,有的密接人员刚从宾馆返回,队员们经常会和感染者面对面。一些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人手很是短缺,同时很多小区中居民并不是集中居住,而是分散在各个弄堂里,往往需要走到街面上,集中到一个点进行核酸检测。

分拣物资、在弄堂扫楼,这支党员突击队“哪里需要哪里搬”

核酸采样

居民中多为老人,也有不少境外人士,有的酒店是密接人员隔离点,有的老旧小区阳性病人还没转移……在外滩街道一些社区的核酸检测还需要一层层一户户进行“扫楼”,这就导致有时一栋楼总共只有50人不到,但完成单采核酸却需要四五个小时。

虽然很多队员在居住社区从事志愿者服务时也尝试过该项工作,但这里的情况更为复杂,对于每名队员都是挑战。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该项任务夜里十点多才下达,支部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强调风险意识,让做过这项工作的队员交流经验,提示关键点。

当天点位归来,大家除了报告各点位情况,还第一时间核对了核酸采集的步骤,从开箱、准备采集管、扫描试管码、拧松试管盖、试管装袋,到协助医护人员采样、封管、消毒到封箱,一个环节也不可疏忽。

由于居民身份复杂,除了扫描居民核酸码外,有时还要扫描居民身份证,没有身份证时还要手动输入登记姓名、身份证号、地址和联系方式,有时还要区分居民身份证、港澳台及护照等特殊情况。

两天干下来,除了业务逐渐娴熟,每名队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医护人员、点位长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配合越来越默契。


为了配合大筛查行动,点位时常调整,时间也经常变化。整个团队驻地在徐汇,一个大巴车为了准时把每名队员投放到点位,有时五点就要起床准备防护物资,六点多简单吃个鸡蛋面包方便面就要出发,如果上午任务太重未完成,中午还要就地用餐。一些点位缺乏就餐点,大家就拎着盒饭穿过几条马路,汇聚到淮海中路用餐。

“在如此繁华的马路上用餐,别有风味,更值得回味。”餐风日晒雨淋,大家打趣道。

由于队员们集结匆忙,疫情复杂程度也超出大家预期,因此队员们除了工作上的相互协作,更需要生活中一起克服困难。有的同志用简单的工具为队友们理发,有的自己直接把头发剃光,有的带了指甲钳成了大家轮流借用的“刚需”,有的忘带充电器就两人合用。

4月2日、4月27日和5月13日分别是三位队员的生日,大家合计在4月27日过了一次集体生日。驻地保障团队和党校也送上了关心和爱护,大家吃上了暖心面和贴心蛋糕,虽然没有亲人的陪伴,但有突击队“战友”的真挚祝福,也许这个生日值得珍藏一辈子。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陈飞燕


  来源:澎湃新闻

软糖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社区、志愿者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