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85年许世友病逝,最后遗愿.......

1985年许世友病逝,最后遗愿.......
2022-04-27

1985年,新一年的国庆刚结束不久,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传到中央。上将许世友近年来缠绵病榻,组织为他聘请多位名医,但很遗憾,他最终还是没能熬过那一关。10月22日,许世友于南京病逝,病魔又带走一位建国英雄。

许世友离世后,中央除了收到他离世的消息外,还收到一则意外的请求。这个请求是由许世友妻子田普代为申请的。许世友合上双眼前,反复和妻子说:“我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和母亲葬在一起!”

1985年许世友病逝,最后遗愿有违中央规定,邓小平破例点头:同意

图|许世友

自1956年起,我国实行殡葬改革,为倡导新的政策,中央规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葬礼必须严格按照政策执行。许世友想要和母亲合葬有违中央规定。但这偏偏又是许世友最后的遗愿,田普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上报中央,申请特殊葬礼。

虽然发送了申请,但田普心里完全没有底,她心想:当初几位元帅离世都只能按规定办,许世友只是上将,组织会愿意为他破例吗?

为此苦恼的不只是田普,邓小平收到请求后,一直在办公室来回踱步,苦恼地叹气。他的秘书见他如此为难,不解道:“就按照规定办不好吗?诸位元帅都是实行的火葬啊!”邓小平摇头道:“哪有这么简单,许世友这个人啊,很特殊!”

经过反复思量,邓小平还是破例点头,给出他的回复,在申请信件上赫然写着两个字:同意!随后他安排王震赶到南京,通知许世友的家人。田普听到组织同意这个请求后,简直不敢相信,她与几个孩子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其实不光是田普感到震惊,就连跟在邓小平身边的秘书也是十分惊讶。许世友到底做过什么?为何邓小平会说他特殊,为他破例呢?而许世友又为何坚持想要与母亲合葬呢?让我们走进许世友将军的一生,解答这些问题吧!

1905年2月28日,许世友出生在河南省的一个清贫农民家庭。六岁时,他的父亲去世,是母亲一手将他拉扯长大,母亲坚强、自立、果断的品质带给他深刻的影响。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许世友家贫,还是单亲,生活上有诸多困难,早早体会到社会的艰难,也因此很早就踏上革命的道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世友踊跃参加斗争,一路从小兵升到班长,再升到排长、连长,最后就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司令员。

鄂豫皖苏区受到国民党军队“围剿”时,许世友奉命带队参加反“围剿”战斗,他幼时在少林寺练过武术,身手不凡,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几次参加敢死队,在死亡的边缘执行任务,屡建奇功。

1985年许世友病逝,最后遗愿有违中央规定,邓小平破例点头:同意

图|许世友

川陕苏区反“围攻”的恶仗,以及长征时期的硬仗,许世友从来都是主动领兵对敌。当红四方面军走到鄂陕交界处的漫川关时,国民党派5个师的兵力追捕红军,千钧一发之际,许世友带队撕破敌人的包围圈,全军得以突围。

出发前,徐向前问他:“有没有信心?”许世友豪爽大笑道:“我一定会为大队杀出一条血路!”许世友说到做到,他拿着惯用的大刀,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向敌人,大刀阔斧浴血拼杀,最终为身后的队伍杀出一条生路。

在川陕地区应对国民党军队的“六路围攻”时,许世友再次临危受命,带着红九军坚守四川万源城,他指挥战士灵活作战,以少数兵力的劣势击垮敌人的进攻,成功守住川陕革命根据地。

此战结束,他又跟着徐向前转战北川。期间渡嘉陵江,攻破梓潼,大战江油,许世友发挥出极强的战斗能力和指挥才能,他带领的红军被徐向前评为“无坚不摧”。与红30军会合后,许世友带队激战两天两夜,将胡宗南的第49军全部歼灭。

这一场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时,许世友带着刚建立的骑兵队侦察前路,提前筹备粮草。这些任务都是红军面临的极大困难,许世友不仅没有推脱,还主动完成,这为大部队北上甘南提供了有利条件。

许世友一直以来都是意气风发,直到抵达陕北后,他进入红军大学进行深造。一场意外让他口吐鲜血,许世友就此住进医院,消沉了一段时间。在医院期间,许多战友前往医院看望他,与他分享外界的情况。

一天,毛泽东会见了许世友,他亲切地对许世友说:“你现在身体还没全好,可以去抗大当校务部副部长,那里工作不算忙,正好你可以半工半读,把之前落下的功课补上来。”许世友没想到还能继续读书,一口答应下来。

1985年许世友病逝,最后遗愿有违中央规定,邓小平破例点头:同意

图|许世友和毛主席

在抗大学习期间,毛泽东常常来学校讲课,只要是主席的课,许世友就算工作请假,也一定不会缺席。他越是吸收有关哲学、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就对主席越发敬佩,渐渐成为主席的崇拜者。

跟着主席学习的这段经历,使他受益匪浅,往后许世友经历困境时,习惯性使用毛泽东思想开导自己,团结战士。即使多年后,有人问起抗大的经历,许世友脑海中留下的,还是毛泽东在讲台上温和讲课的模样。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申请离开抗大,他要为抗日前线出一份力,组织安排他担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的副旅长。他协同战士们一起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随后带领众人进攻冀南日军。

两年后,许世友被调往山东纵队第三旅担任旅长,他第一次来到山东,便是与渤海与清河两地的日伪军展开激烈的斗争。半年后,胶东之战由许世友摘取胜利果实,他便带队火速回到清河。

可不料,没多久,胶东的形势再次变差,也是这一年的冬天,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日军再次出现在胶东,对当地民众进行“扫荡”,由于许世友有初战胜利的经验,军委再次将任务交给他。

许世友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后,敌人正带着两万多人冲向栖霞、牟平、海阳等地区,一旦让敌人成功进行“扫荡”,这几个地区的群众将遭受灭顶之灾,这是许世友他们不愿看到的。

多亏我军情报部,许世友提前收到敌人包围的消息,带领军区机关悄悄转移,连夜步行上百里,毫发无伤地钻到胶东的另一边——烟台。此时日伪军还在赶往八路军军区,大本营空虚,许世友带着部队,直接就驻扎在敌人大本营附近,耍得敌人团团转。

经过一年多的抗战,许世友成功攻下文登、荣成两地,以及两千多个村庄。转换成人数计算,许世友带领的八路军一共解放了一百四十多万人民。后来名为《地雷战》的电影,就是以这次胶东军民一体作战的事迹为原型。

然而这次胜利不到一年,许世友再次被派往胶东,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将对日伪军大反攻的任务交给他。足足一年的时间,在许世友和一众战士的努力下,除青岛、即墨两地,胶东半岛已经全部被解放。

1985年许世友病逝,最后遗愿有违中央规定,邓小平破例点头:同意

图|罗荣桓

此时,胶东军区在山东的战略地位已不同往日。为支援东北战场,胶东军区将主力部队全部派出。然而这时王耀武奉蒋介石之命,带着5个军15个师赶往胶东,放话“十五天内打通胶济路”。

由于主力部队的离开,现在的山东全是由二线、三线部队充当守卫,对比国民党进攻的大批部队显得就完全不够看。但撑不住也要撑,许世友在胶东作战多年,深受地方百姓信赖,他干脆联合地方武装力量,动员当地群众配合,与妄图趁虚而入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激烈的阻击战。

在王耀武大军的进攻下,胶济路东段先是被占据了两百多里铁路线,而后当地武装力量加入战场后,众志成城,胶济路东段的保卫战最终以我方胜利而告终。

保卫战结束后,许世友立即指挥部队乘胜追击,将被占据的铁路线全部收回。这场战斗是解放战争开始后,我军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取得的第一回合胜利。

解放战争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更好地应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胶东军区被并入华东野战军,许世友则成为第九纵队的司令员。在解放战争中,许世友参战无数,深得毛主席的信任,主席曾说过:“陈毅打孟良崮(),南边听粟裕的,北边听许世友的。”

从主席的话中可以看出,抗日战争结束后,许世友的主要战场还是集中在北方,尤其是胶东地区。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分成两个部分,由粟裕和陈毅带领的西线兵团朝着鲁西南进攻,而由许世友带领的东线兵团,再次进入山东境内。

这是许世友第四次进入胶东作战。他先后进行十几次战斗,曾发起长达一个月的胶县、高密追击战、攻占莱阳城等战斗,共歼敌一万六千余人。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他再次收复胶东地区,彻底戳破国民党军队意图占领胶东的美梦。

解决完胶东事宜,许世友带队往西面进发,带领部队发起山东战场的全面反攻之战。许世友带领的那支华东野战兵团,并非主力部队,一开始只是承担收复胶东的任务,因此兵力和军备都较为不足。

1985年许世友病逝,最后遗愿有违中央规定,邓小平破例点头:同意


但这样一支部队,在许世友的手上却发挥出惊人的作用,不仅在几个月内,将敌军重兵云集的胶东拿下,还反过来把兵力占据优势的敌人逼入几个小型港口。国民党在胶东的守军被困在许世友布置好的“囚牢”中无法突围,最后只得灰溜溜地撤军。

许世友收复胶东一战属实打得漂亮,他一直在指挥部队引诱国民党转换战地,因此即使两军交战激烈非凡,但却没有影响到胶东和东北两地的运输路线,物资运输畅通无阻,进一步提升胶东的战略位置。

随后,许世友来到济南,在著名的济南战役,担任攻城部队指挥员的正是他。战前,许世友因伤正在休养。中央军委对济南战场做出部署时,毛泽东第一时间想起了许世友,他亲自致电粟裕,通知许世友准备作战。

许世友马不停蹄赶到山东兵团司令部,在他看来,攻坚战最需要的就是直击要害。因此,他选择采取“牛刀子战术”:让主力部队分为东西两面,两边同时集中火力,冲向守军的指挥部,狠狠捣毁敌人的心脏。

大战开始前,许世友在战前会议上动员,高声喊道:“任何时候都不能寻找借口,困难一定有,这需要每个部门各自解决,不能因此退缩,无论如何都不能停止进攻!”他这么说是因为预料到攻坚战是最难的一环。

当攻城部队连续几天几夜作战后,济南外城的守军已经被解放军歼灭,但内城却一直没能突破。此时战士们一身疲乏,部分士兵开始动摇决心,他们中有人问许世友:“还要继续攻城吗?”

许世友的答案是肯定,他说:“你们要换位思考,我们现在困难的确很大,但敌人的困难只会更大!攻城比的就是谁更有毅力,更能忍!胜利往往就取决于最后五分钟!”结果确实如他所料,在解放军的顽强攻势下,两支山东兵团率先冲进内城,济南战役的胜利由此奠定。

这场战役极好地彰显出许世友的军事素养,他一路胜仗打过来,靠的绝不仅是自身的身手,而是准确且正确的指挥。济南战役,我军重创国民党军队,共歼敌十万四千人,并且这是解放军首次从国民党重兵手里解放一座大城市。

1985年许世友病逝,最后遗愿有违中央规定,邓小平破例点头:同意


新中国成立前夕,祖国大陆各地都迎来解放,尤其是北方,大部分城市都已回归和平。唯一的例外便是长山列岛,这座岛屿位于山东与辽东半岛之间,在黄海与渤海的交汇处,距离北平和天津很近,战略地位可想而知有多重要。

解放战争步入尾声时,国民党残党纷纷逃窜,有一部分就逃到了长山列岛。岛屿天然具备海洋天险,敌人根据地理位置建立起大量防御工事,将我国海上抵达北平的路线完全封锁。许多港澳地区的民主人士,都选择乘船前往北平参加开国大典,敌军在长山列岛的封锁严重影响他们的安全。

主席收到消息后,当即下令让人民解放军准备渡海,消灭长山列岛的威胁。这次渡海作战是在建国前,比广为人知的金门炮战、海南战役还要早,是解放军自建立以来第一次渡海作战。而担任此次战斗的总指挥,正是许世友。

许世友带着一帮陆军,开始研究要如何乘坐木船打败敌人的军舰。毛主席说过:“对待敌人,我们要在战略上蔑视他们,在战术上重视他们!”许世友对于渡海作战充满信心,但这不妨碍他谨慎小心地制定战术方针。

在战前准备阶段,许世友亲自来到山东与辽东的沿海地区,观察地形,分析敌情。他向当地的渔民们求教,海上的潮汐海流和气象情况,向船工学习掌舵、摇橹等技术,争取做到心中有数。为了预防意外发生,他还和战士们一起训练如何抢救落水人员。

等到许世友对长山列岛的沿岸礁石都一清二楚时,他才定下渡海时间。在出发时间未到前,他亲自监督所有参战部队,进行战前训练,一遍一遍地重复渡海演习。并且在我军阵地几十公里的海岸线上摆满大炮,浅海区停满战船。

许世友的准备可以称得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然而这股“东风”来是来了,但却太过生猛。就在总攻前几天,一场十二级大风席卷而来,霎时间风云变幻,海面上雷雨交加。在狂风的袭击下,我军准备好的上百只木船被巨浪打翻,海岸线上遍地都是破损的船只。

看见这副场面,许世友先是心头一凉,而后又打起精神。他认为,这场台风并非只有坏处,狂风虽给我方进攻造成阻碍,但同时也迷惑了长山列岛上的国民党守军。敌人肯定猜不到我们这时会渡海,在守备上绝对会出现一定的松懈和疏忽。

1985年许世友病逝,最后遗愿有违中央规定,邓小平破例点头:同意


许世友反复查看了几遍沿海的灾情报告,随即下定决心,召开战前会议,说道:“这一仗我们必须打!船坏了可以修,但机会错过了很可能不再有。就按之前决定的时间,准备发起攻击!”

新的作战计划出笼,战士们和民工一起抢修船只,争分夺秒的战斗即将打响。五天后,破损的船只被修复,许世友还打了申请,从烟台、龙口调了两百艘木船。渡河作战的准备工作再次就绪。

许世友没有犹豫,时机成熟后,便立刻下达命令:“准备出发!”解放军纷纷乘上木船,扬帆起航。这时,岛上的国民党守军估计正幸灾乐祸呢,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我军会敢冒着风险,急速恢复作战。

夜晚接近凌晨时,大风忽然停歇,我军渡海才刚到一半的路程,船队被卡在海峡中央,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若是一直不作为,等到天亮,岛上的敌人必定会发现解放军,到那时情况就完全不利于我方了。

面对这般困难,许世友没有过多懊恼,而是当机立断,让战士们摇橹划桨,船桨不够就用铁锹代替。他在前面鼓励大家道:“所有人,用力划船,全速前进,很快就要抵达战场!”于是,我军的渡海大队靠着人力,缓慢而坚定地朝着岛屿进发。

几个小时的划桨让战士们手臂发酸,就在众人卖力让船只动起来时,消失的劲风再次吹来。海上的天气就是这么变幻莫测,船队的速度有了大风的加持,很快先头部队就顺利登陆。此时凌晨两点,国民党军队还在睡眠之中。

先头部队上岛后,立即隐蔽起来侦察敌情,不久夜空中闪现一枚红色信号弹,这代表前方没有危险。看到信号弹,许世友反射性露出笑容,下一秒又恢复严肃的神情,他挥舞旗帜下令道:“立即进攻!”

三秒后,我军准备已久的大炮终于派上用场,一排排大炮响起,炮弹划破天际,越过海峡,带着摧枯拉朽之势攻向长山列岛,震颤大地。敌军在岛上建造了两年的防御堡垒,顷刻间化为废墟。

1985年许世友病逝,最后遗愿有违中央规定,邓小平破例点头:同意


被惊醒的国民党守军们惊慌失措,急忙抄起枪支准备防御,可等他们走出房门才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堡垒已经坍塌,解放军已经全体登陆上岛。他们已错过最好的防御时间,现在不过只是徒劳。

最后一轮炮弹结束后,许世友带着战士们冲锋陷阵,敌人很快就被解放军击溃。国民党大队被消灭后,剩余的残党纷纷逃跑,寄希望于逃出这座岛屿。短短一天一夜的时间,长山列岛彻底解放。

渡海作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北平,毛泽东立刻致电嘉奖:“许世友同志,干得漂亮!你带来了奇迹,让我看到了中国海军的希望!”

主席的话也不算夸张,要知道我党那时还没有专业的海军,连军舰都没有一艘。许世友带着一帮陆军,用木船战胜了国民党的军舰,这带来的不只是一场战役的胜利,还有我军随后南下作战的勇气。

这不是许世友第一次带来奇迹了。抗日战争中,他几度抢回胶东,在日伪军的攻势下力挽狂澜,使曾经的日军基地变成最稳固的抗日根据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再次收复失地,数次以弱胜强,带队歼敌超过三十万人。

由此可见,许世友对党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南征北战几十载,他的战功是实打实的,不容小觑。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都被他完成。这也是邓小平认为他特殊的两个原因之一。那第二点呢?

第二点则是,邓小平对许世友很了解,知道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陪伴在母亲身边。许世友在为党为人民,浴血奋战时,他的母亲正因为他被国民党追捕,四处逃难,受了太多的苦。

许世友打小就是母亲抚养长大的,但在母亲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不在身边,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建国后,许世友将母亲接到部队,看到满头白发、佝偻着背的老母,他直接就跪在了地上,红着眼眶喊:“娘!”在场的将士无一不热泪盈眶。

1985年许世友病逝,最后遗愿有违中央规定,邓小平破例点头:同意

图|邓小平

邓小平实在是太清楚,许世友对母亲的愧疚之情了,因此即使许世友的遗愿有违中央规定,他也不忍驳回。与母亲合葬的请求并非是看重葬礼形式,而是一个儿子渴望陪伴在母亲身边的梦想,这让邓小平怎么狠心拒绝呢?


  来源:逻辑文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也可通过邮件或页面下方联系我们说明情况,内容由观察者号注册发布,中国经济观察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个人、组织不得利用平台发布任何不实信息,一切法律后果都由发布者自行承担。

邓小平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2推荐新闻上

推荐新闻

内容右侧1
内容右侧3 精彩图片上

图片故事

内容右侧1
内容页右侧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