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4月5日电(记者张文静)自去冬以来,中国西北内陆的甘肃省多个地区出现冬春连旱,甘肃全省66个县区受灾,因旱受灾群众达500万人。在旱情严重的农村,农作物无法下种,群众吃水犯难。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神泉湾村干裂的土地上几乎寸草不生,泥土、泥块龟裂破碎,风起时尘土飞扬。
“今年太旱了,小麦、胡麻、洋芋等农作物都没法下种,只能种点菜瓜。”神泉湾村今年70多岁的张祥祥说:“往年到了清明,种的胡麻都长到20公分了,麦苗也早就出土了,但现在都没法下种,过了种地的最好时间了。”
神泉湾村村主任张军军对张祥祥所说深有感触,“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持续时间这么长的重旱,已有半年之久没见过雨水了。”在地里用铁锨挖了几锨,直到50公分厚,才看到一点湿土,他失望至极。
神泉湾村位于山区,十年九旱,是甘肃省的贫困村。该村共有4000多亩地,其中没法下种的土地达一半以上,今年夏粮很有可能绝收。
相比神泉湾,定西市通渭县用水情况更糟。“全县农作物受旱严重,32万亩冬小麦有六成受灾,4万多人饮水困难。”通渭县民政局局长魏效贤告诉记者。
通渭境内沟壑纵横,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从去年10月份以来,尤其是今年1月份至目前降水量仅为6.8毫米,比历年同期少一半多,土壤严重失墒,露地作物无法下种。
更让魏效贤纠心的是,“旱魔”来袭导致人畜饮水困难。通渭旱情最重的乡镇如常河乡,群众吃水难上加难。据估算,城区供水水库现有蓄水只能维持到7月底;农村现有的8.5万眼水窖已有90%的水窖蓄水不足,近1万眼水窖干涸。
魏效贤说:“现在就是从其他地方给常河等乡镇送水吃,不能让任何一个群众因旱受渴。目前,我们已给困难群众送水2000多吨。”
甘肃的持续旱情致当地需政府救助人口已达110多万人,作物受旱718万亩。甘肃省已启动Ⅳ级抗旱应急响应。
与此同时,甘肃落实抗旱资金3000多万元,加强春耕抗旱生产物资储备,下拨救灾面粉,解决困难群众口粮问题;并鼓励各地政府积极抗旱自救,动员群众自助拉水互帮调剂,合理调度供水,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卫生院等缺水严重的机关单位拉水送水。
在各地政府积极努力下,受旱地区的群众也想方设法抗旱。当下,农村地区也开始循环用水,如洗漱用过的水再用来洗衣服、清洁庭院;有群众有意识地用滴灌方式浇灌农作物;还有群众使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保墒增产,把干旱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4日,甘肃定西、天水等市州有降雨,尽管雨水来得迟了,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