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3月1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王亚宏)作为长期研究环境与健康的专家,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弗兰克·凯利教授有一种“职业病”:每到一个地方,他总要习惯性地对当地的空气质量做一个感性的评估。
当凯利2008年9月份到北京的时候,刚下飞机就觉得空气并不令人十分满意。而那时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由于交通限行、生产限时,当时北京的空气算比较好的阶段。
“当空气的能见度由于空气质量变差时,你就会经常提醒自己呼吸的空气不好,这样会使人处于压力之中。”凯利说。
就在4年之后,凯利所在的有“雾都”之称的伦敦成功举办了号称“史上最绿色”的一届奥运会。人们发现,那个从狄更斯时代就以烟雾笼罩而著称的城市现在常常碧空如洗。
伦敦这样良好的空气,是“血的教训”换来的。1952年12月5日的毒雾事件是伦敦历史上最惨痛的时刻之一,当时那场毒雾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无数伦敦市民呼吸困难,交通瘫痪多日,数百万人受影响。在那场灾难之后,英国政府痛定思痛,做了一系列的补救工作。
凯利认为,最重要的是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一法案划定“烟尘控制区”,区内的城镇禁止直接燃烧煤炭。此外,还陆续关停了伦敦所有烧煤的火电厂,将其搬到城市以外的地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伦敦的空气质量开始转好。
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虽然伦敦家庭和工业中使用煤炭已经逐渐销声匿迹,交通排放却成为空气污染的最大来源。伦敦空气中58%的氮氧化物,以及68%的PM10污染物颗粒都来自于汽车尾气排放,这与其他超级城市类似。
对此,多位政府官员和专家倡议,在城市地区尽量使用小排量的汽油动力汽车以及清洁的公共交通,并对使用柴油的公交车和出租车进行升级改造。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治污,今天的伦敦空气质量大为改善,早已摘掉了“雾都”的帽子。凯利认为,基于伦敦的经验,一系列做法可以适用于北京,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