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十堰1月29日消息(记者张则华 蒋琦 左艾甫)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十堰,因造车而闻名,这里是东风车的故乡,是名副其实的汽车之城。不过,造车起家的十堰最近却有了一个新标签——造城。
造城,怎么个造法?从十堰市区东、西两个巨幅标语就可找到答案:"东部新城"普林工业园背后裸露的山体上,竖立着"愚公移山,向山要地"的巨幅标语;"西部新城"的开山工地上,竖立着"愚公移山,人造平原"的巨型条幅。
"削山造城、劈山造地",按照计划,十堰市"东、西新城"一共计划使用86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这个面积相当于再造一个十堰市。这样的造城,是否符合十堰的发展实际,对当地的环境和生态又将造成怎样的影响?请听报道《造城之殇》上篇。
昼夜施工 村民日常生活受影响
一进入十堰市,记者乘坐的汽车就开始在各种挖掘机、运土车等大型施工车辆之中穿行,平山造地的气势扑面而来。从市区沿着316国道向西20公里,便是十堰市张湾区红卫街道办事处,附近几座小山已经被劈开,再往西走更加开阔和热闹,上百座山头已经被夷为一片平川,满载土石方的"东风大力神"工程车穿梭其间,所到之处黄土飞扬。
村民:我们房子的玻璃都被震碎了。
村民:主要是灰尘太大了,乌烟瘴气。他们不分昼夜地干,我们根本没法睡。
灾害频发 造城引发生态恶化
在记者对沿途村庄的走访中,当地村民对开山造地的怨言颇多,大家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就连平时在院子里晾晒衣服都会落上一层黄土,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变更让人担忧。据当地人反映,处在南水北调源头的山城十堰,一直以来还算风调雨顺,有百二河、马家河、茅塔河等河流经过。但自从开山平地以来,现在这些河流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干枯的,而雨季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开始频发。生态的变化是否与大面积平山造地有直接关系?十堰市环保局总工程师王子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大。
王子捷:虽然我们的开发面积比较大,但是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平地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小溪被填埋掉了,水文状况是会有所改变,但是改变到什么程度,我们也不知道。
大规模平山对环境的影响真的很小吗?一时还无法评估吗?流经十堰的茅塔河在山间自由的流淌,自西向东穿过美丽的白浪村。但去年雨季,这里却经历了一场意外的水灾,白浪村变成一片泽国,损失惨重。
村民:房子都淹完了,水都淹到胸口了。之前的几次谁在都没有这次严重。
看着眼前的茅塔河,无法想象是什么让这条温柔的小河在去年夏天突然变成了洪水猛兽,吞噬生命。带着疑问,记者沿河而下,希望能找到蛛丝马迹。
记者:山石好像从这里滚下来了,滚到河里来了。河山上面还有一个牌子,写的是"愚公移山,向山要地"。
未经环评 项目上马受质疑
按着村民的指引,记者沿河行走,发现茅塔河比邻十堰市东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河道中心沙石成堆、更有从松动的山体上滑下的沙石堆在河道内。行走至此,"茅塔河变脸"的秘密似乎已经渐渐清晰,那就是河道堵塞使上游流经白浪村的河水泛滥。一块平地的诞生就意味着一片森林和自然行洪通道的永久消失,卫星地图上昔日的满目葱绿如今已被一片片的黄褐色取代。如此大的项目是怎么通过项目开工前的环境评估的呢?湖北省环保厅环评处副处长刘红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项目开工前并没有环评。
记者:十堰削山项目在湖北省环保厅有没有申报环评。
刘红星:目前还没到我们这儿,你到十堰市采访了解一下可能更好。
记者随后在十堰市环保局得到证实,十堰平山造城之前确实没有环评。对此,湖北大学教授伍新木介绍,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这样大的项目上马前必须要有环评,这是强制性的规定。
伍新木:环评是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但是在环评的执行过程中是有缺陷的,不过要求环评是有法律规定的。
十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曾经美丽的山城依山而建,风光旖旎。如今,昔日美景不在,徒留未曾改造完毕的荒山秃岭。十堰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条发展道路?这难道是十堰唯一的出路吗?请继续关注《造城之殇》的第二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