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杭州1月26日电 (记者 汪恩民 实习生 罗雅迪)“杭州市民上班路上平均花费时间约48分钟,八成受访者不满交通现状。”1月26日,浙江省政协委员、民进省委会秘书长刘毅在政协第十一届浙江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建议,政府及所属事业单位要率先垂范,实现错峰上下班制度,让路于民。
刘毅介绍,在2001年,杭州机动车保有量只有10万辆,而到了2012年11月,仅杭州老城区就超过100万辆,现在仍以每个月超过一万辆的速度在增长。“大量汽车尾气排放,是杭州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治堵,表象上是交通管理的问题,其实质是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的重大问题。”
作为主管环保的官员,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环保厅副厅长方敏在谈及PM2.5问题时也表示,汽车多、交通不通畅,汽车待行的情况下,产生大量废气,是造成PM2.5问题的一大原因。
因此,刘毅就杭州交通现状提出了许多实质性的意见。他认为,治堵需从制定科学规划开始。“应尽早建设杭州第二条绕城高速,取消绕城高速收费,并应向洛杉矶等城市学习,规划建设城市组团之间的高速公路连接,确保车辆快速进出中心城区。”
据了解,人口200万以上大城市的支路网密度指标为3-4km/km?,而杭州市主城区支路网的现状仅为1.167km/km?,远远低于规范要求的支路标准。因此,在完善交通体系方面,刘毅建议在大面积土地整体出让的时候,应规定支小路建设的比例。
刘毅还表示,应加快建设杭州地铁,尽早形成地下交通网络。“要在地铁沿线客流量较大的站点、城郊结合部,规划建设大型、免费、低价公共停车场,方便换乘公交或地铁。”
其实,“治堵”不但是浙江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关注焦点,而且五次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交通拥堵是国际上流行的大城市病,但在浙江,不仅是杭州、宁波、温州这些大城市,就连一些小城镇也出现交通拥堵。“治堵”成为考验浙江新一届政府的一大难题。
作为今年政府工作“十件实事”之首,浙江将“治堵”的筹码,压在公共交通上。今年浙江主要城市公交分担率平均要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新增公共自行车数量同比翻一番,新增停车位同比翻一番。
对于政府在治堵方面的措施,刘毅还建议需进一步扩大动态监控范围,适时、合理调度交通流,提高路网通过率。另外,要彻底取缔超标电动车,加强对违章电动车的处罚。
据悉,浙江省民进还提交了《关于治理我省交通拥堵问题》的集体建议,提出浙江省治堵要摒弃分散式管理模式,由交通厅(局)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要告别城市规划“摊大饼”的模式,重构功能布局;要完善交通体系,加快公交优先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