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前,金华浦江水域还如同“浮满垃圾的牛奶河”,如今,经过“五水共治”工程的推行,昔日的垃圾河已还原一江碧水原貌,每日吸引不少民众前来游泳嬉戏。
曾经污染严重的翠湖如今已成为浦江人最爱去的免费浴场
平均每天6000人来到翠湖游泳
为把翠湖变成可游泳的免费浴场,浦江铁腕治污,图为曾经清洗翠湖淤泥时的场景
人民网金华8月13日电 69岁的石原相从今年7月起,得空便来到浦江的翠湖边游泳:“因为水污染,我已经20多年没有在这里游泳过了。自从上个月环保局的人下河游泳后,我们就恨不得天天来啦!”碧绿的河水、茂密的水草、精致的凉亭以及悠闲的游客,今日的翠湖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石原相所说的那次游泳发生在7月10日下午,当时,浦江县人大、环保、水务、建设、发改、城管执法以及浦阳等7个部门、街道的领导干部共140人纷纷跃入浦阳江翠湖段游泳,以这种特别的方式检验治水成果。
“从那以后,翠湖平均每天有6000多人来游泳,我们实时在这里用大屏幕显示水质,全部免费为大家开放。”浦江县副县长楼真安向大家介绍。
浦江被誉为“水晶之都”,但水晶为浦江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这里的水质。两年前,翠湖还是像臭水沟一样的城乡结合部:湖两岸聚集着1400多家低矮的废旧塑料和水晶玻璃加工作坊,加之畜禽养殖场的养殖业污水和村民的生活污水,这片水域如同“浮满垃圾的牛奶湖”。
翠湖的变化,是浦江开展集农业面源整治、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生态修复一体推进“五水共治”的成果。“今年全县共发动干部群众16万余人次,广泛开展“清三河”系列活动,截至6月底,县域内的1条垃圾河、9条黑河臭河已全部消灭,其他567条河道也进行了全面清理。”有实实在在的治水成果在,楼真安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介绍起来更是信心十足,“为了治水,我们关掉了19000多家水晶厂,目前只保留了1500来家!”
同时,浦江县正在加快推进水晶集聚园区建设,今年将完成占地1500亩的中部主体建设以及东部、西部、南部3个园区50%主体工程建设,计划明年上半年仅存的1500家水晶企业将集聚入园。入园后废水、废渣集中处理,废渣收集后制砖,水处理后循环利用。
为了治好浦阳江的水,浦江县淘汰了9.2万台加工水晶的设备,直接经济损失达20多亿元。“治水,也可以倒逼产业转型!”这句话已通过浦江人的共同努力变成了现实。在治水的倒逼下,产业发展日趋合理:
工业逐步走出“高能耗、低产出”困局,水晶产业规范发展,集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绗缝产业远离“黑心棉”之患,挂锁产业整除粉尘之害,服装针织、童鞋行业异军突起,高精纤维、高端机电、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蓬勃兴起,被省政府评为金华市唯一一家全省腾笼换鸟工作先进县。
农业更加注重规模化和现代化,成功组建林地股份合作社14个,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15个、1.24万亩,全县大棚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6万亩,香榧种植面积达到3.8万亩。
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商务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网上交易额突破14亿元,跨境小包业务量居全省第三位,农家乐民宿经济以284%的速度高速增长。(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