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2014创意中国”MBA创业大赛于6月15日上午在上海校区拉开帷幕,来自全球六家顶级商学院的选手以“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与新型生活”这一主题在决赛中展开角逐。最后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代表队摘取桂冠。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教授首先致开幕辞:他表示,今年的主题对于听众来说是相关度很大,他相信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之中,信息可以复制,数据可以挖掘,资源可以共享,成本得以降低,从而造福人类。希望商学院的学生坚持创新,学成后早日成才。
上海万科总经理孙嘉则分享了万科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持续创新的案例。他列举了大型地产商在一线城市发展的瓶颈:土地供应见顶、人口老龄化以及政府引导的土地用途的结构变化。而面对这样的挑战,万科将更关注用户需求,向金融、养老、商业等方向渗透,多元化发展。
在接下来的作品呈现环节,来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耶鲁大学商学院、欧洲工商管理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印度商学院、以及多伦多大学商学院呈现了他们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APP)。不同于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参赛选手从个人的生活经验出发,希望用技术解决具体问题。
移动互联改变生活
中欧代表队展示了一款“云墨客”手机应用程序,它能够为纹身技师和潜在顾客配对,达成交易。软件开发者认为,纹身作为一种亚文化在中国发展迅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和体验,很多国人感兴趣却不敢消费,而纹身技师也难觅稳定的客源。此软件可以让顾客在网上自选纹身图案并预约技师,从而让消费者和商家彼此都有更多的选择。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代表队试图在全球的美食爱好者和烹饪爱好者之间架起桥梁。他们利用食客和烹饪爱好者求新鲜刺激的心理,建立起一个双方可以发布求购和招待信息的平台,食客可以去擅长不同菜肴、性格鲜明的厨师家中享用美食,而厨师也可以在家招待来自世界各地、背景各异的食客。开发者认为厨师未必要专业,食客也未必就只关注美食,关键是可以在双方招待的过程中结识新的朋友,满足社交需求。
耶鲁商学院代表队则关注全球年轻一代的姻缘问题。任何40岁以内的、毕业于中国前40名高校或世界前100名名校的人士都可在该团队开发的平台互相结识,展开浪漫情缘。除了组织活动,开发者还提供线上和线下的课程,指导职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们如何约会。
港科大代表队准备的是一款个人空气污染监测分析软件。该软件收集城市和个人周边的空气污染指数以及个人健康数据,为用户定制室内外活动的建议。产品能连接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平台、室内空气污染感应器和监测心率、血氧等体征的手环,给出当前在室内外活动的时长、强度等建议。但它的硬件成本投入较大,人均近500美元左右,推广将是一个挑战。
印度商学院代表队带来了一款手机拼车软件,供受交通拥堵困扰的上班族使用,其特点是实时预约并跟踪车辆位置。上班族目前多是采用熟人介绍、事前约定的模式来拼车,可选路径少,时间也不灵活。而这款软件能够汇集大量的乘车人和车主信息,双方可以实时查看对方位置并作出约车和载人选择,使用的人越多则效率越高,大大降低了拼车的难度。
多伦多大学代表队特别关注中国偏远地区缺乏医疗资源的困境,开发出了一款用于远程医疗的手机应用。 他们观察到大量的农村居民就医需要长途跋涉、排很长的队,而这款软件能够让村民将自己的病症用图片或者视频上传,使得医生能及时诊断,大幅减少病患的等待时间和他们的痛苦。而这个软件产生的大数据也能让政府卫生部门追踪和分析一些流行病的爆发和传染,从而更好地做到疾病防治。
未来主题:物联网
下午,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吴碧瑄女士发表了主题演讲。她表示很多成功的公司都有强大的使命感,而强大的使命感会催生优秀的产品,也就是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产品。她举例:为了让IPHONE的包装盒颜色全黑,生产线工人会用马克笔涂黑包装盒的边缘,仅仅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她还表示特斯拉最近决定开放其所有专利,让更多人参与到特斯拉的使命当中,让他们的想法更加主流。
在接下来的圆桌讨论,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吴碧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胡丹,晨兴创投合伙人、投资总监刘芹(MBA1998)以及中欧创业学教授方睿哲(Rama Velamuri)讨论了创新型公司的现状以及创新的未来。他们一致认为物品的互联互通是未来的主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概念将会淡化,知识唾手可得,更多的人将汇聚为同一目标努力。另外他们还认为虽然中国的很多基础设施还不尽如人意,但这也为颠覆式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很多最新的技术可以立即被引进应用,而不必逐渐发展迭代。
中欧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为获奖代表队颁奖,并赞赏了各支代表队的精彩表现。中欧创业学助理教授龚焱作为特别点评嘉宾出席了闭幕式,他总结了“颠覆”的两种方法——低端的颠覆和对新市场的颠覆。对新市场的颠覆是“尝试创建一个根本上与众不同的用户体验”。龚焱教授鼓励各位创业者“用行动去去验证美妙的商业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我们要做的是改变世界。”记者 朱虹